[发明专利]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016.5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普利;李长春;杨帆;漆长席;陈仲华;林伟;张全红;龙文彬;邓朝华;黄婕妤;张倩;曾克勤;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普利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生活 污水 mbr 一体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农村居住点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定点的集水池,首先通过粗格栅去除大块的杂物,然后提升通过细格栅,细格栅去除小块的杂物,然后汇集到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可沉淀的颗粒物,之后污水调运到MBR生化处理一体装置,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排出,排出的水经过消毒,达标排放。本发明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可以在农村地区多点分布建设,结构简单紧凑,处理方法简单,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目前大部分城市都设有污水处理点对这些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外界,以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农村地区居住点比较分散,污水管网不完善,不能集中处理,分布多个污水站也不能深度处理污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采用MBR生化处理一体装置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采用的处理设施规模小,可以多点建设运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方法,农村居住点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定点的集水池,首先通过粗格栅去除大块的杂物,然后提升通过细格栅,细格栅去除小块的杂物,然后汇集到沉砂池,将水中较大的颗粒细砂从水中分离,之后污水调运到MBR生化处理一体装置,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排出,排出的水经过消毒,达标排放;
所述的MBR生化处理一体装置包括厌氧模块、缺氧模块、好氧模块、分离模块和膜组模块,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先经厌氧模块,与装置外回流污泥混合,在厌氧的条件中,兼性细菌与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发生反应,进行生物除磷;
(2)反应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模块,与装置内回流污泥混合,在缺氧的条件中,进行反硝化作用,并消耗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
(3)经缺氧模块后,污水进入好氧模块,在好氧的条件中,在好氧细菌的作用,进行消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氨氮去除,并进一步的去除磷酸盐;
(4)经好氧模块后,污水流入分离模块,污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在分离模块进行分离,采用平流式沉淀分离,污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在分离模块逐渐分层,分为上层的清水层和下层的污泥层,在清水层的层厚为0.5-1米的模块域,采用溢流堰排放上层清水;
(5)污水进入膜组模块后通过过滤膜的过滤,将污水去除小颗粒物,出水SS指标可下降至0-5mg/L,最后出水进入消毒模块消毒,各项指标达标后排放。
步骤(2)中,所述的缺氧的条件是指溶解氧DO不高于在0.5mg/L。
步骤(4)中,所述的平流式沉淀分离是利用颗粒或絮体的重力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水体流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步骤(4)中,所述的上层清水的SS指标在排放标准内,上层清水汇集后排入膜组模块。
步骤(4)中,所述的分离模块下层的污泥层,则回流至缺氧模块和厌氧模块。
步骤(5)中,所述的膜组模块过滤截留的污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回流至缺氧模块。
所述的厌氧模块、缺氧模块、膜组模块、缺氧模块内分别设置潜水推流器,潜水推流器安装在底部,用来加快污泥层的推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普利,未经杜普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