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多次收款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640.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多次 收款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二维码收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多次收款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收款方终端对支付参数的设置,首先,收款方进入到交易系统中,然后在交易系统中输入付款总金额和付款总人数,交易系统会根据总金额和总人数将二维码扫码进行平均调整;S2、支付参数的验证,交易系统对支付参数进行安全校验,查询用户信息,付款方身份信息核验的方式为支付密码核验、指纹核验或刷脸核验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通过采用先制作二维码,再通过智能设备将收款方信息与二维码绑码的设计,利于同一个二维码能实现与多个收款方信息的绑定关系,可适应当代社会的步伐,可使AA制得到很好的发展,可加速社会的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收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多次收款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二维码作为支付手段来进行支付交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商家可以通过二维码将支付信息转换为相应的二维码图像,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识别设备来扫描读取该二维码图像所含有的支付信息,以实现交易的支付。
随着消费水平提高,AA制付款成为年轻人主流消费习惯。目前市面上仅有用户主动发起的AA收款产品,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需要单人垫付,手工计算再拉群收款等步骤。单笔消费订单也存在付款限制,无法直接进行多人同时付款,在拆分金额时也较复杂。另外在一些门票收取,面对面拼团,筹款募捐等活动中,也缺乏此类一码多收,一单多付的产品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需要单人垫付,手工计算再拉群收款等步骤。单笔消费订单也存在付款限制,无法直接进行多人同时付款,在拆分金额时也较复杂。另外在一些门票收取,面对面拼团,筹款募捐等活动中,也缺乏此类一码多收,一单多付的产品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多次收款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多次收款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款方终端对支付参数的设置,首先,收款方进入到交易系统中,然后在交易系统中输入付款总金额和付款总人数,交易系统会根据总金额和总人数将二维码扫码进行平均调整;
S2、支付参数的验证,交易系统对支付参数进行安全校验,查询用户信息,付款方身份信息核验的方式为支付密码核验、指纹核验或刷脸核验中的任一种,在校验通过后,根据支付参数的设置生成总订单与子订单;
S3、收款二维码的生成,交易系统根据支付参数的设置,生成收款二维码并等待支付,交易系统会将收款二维码返回至收款方终端;
S4、收款二维码的多次收款,收款方终端向多个用户展示收款二维码进行收款,多个用户通过收款二维码进行支付,请求支付网关;交易系统记录支付网关发送的支付结果,并判断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支付参数,满足则向收款方返回子订单支付结果,该支付次数需要紧紧满足预设的支付次数的值才能够实现成功支付。
优选地,所述支付参数包括有支付次数、有效时间、支付比例以及加密口令。
优选地,所述对收款方和付款方的交易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均回传至云端进行储存,收款方和付款方可以针对其各自的交易信息进行查询。
优选地,区块链可以对云端储存的收款方和付款方的交易信息进行服务和储存,并且通过CA系统分发数字证书以对其进行加密。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的指纹核验服务端对接收到的所述指纹信息数据与预先所储存的对应用户指纹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具体为:指纹核验服务端判断支付端的合法性,若不合法,则结束;若合法,则将所接收到的打包数据进行拆包与解密,得到指纹信息数据与交易数据;比较所述指纹信息数据与指纹核验服务端内储存的对应用户的指纹特征数据,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