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变频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119.X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缪伦悦;刘宇业;刘思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远大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变频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变频电梯,包括底座、静音海绵、伸缩杆、弹簧、安装板、连接轴、第一齿轮、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散热风扇、集尘箱、过滤网和变频箱;通过静音海绵、伸缩杆、弹簧和安装板的配合使用,结构简单,实现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减震吸音的目的,方便电梯的稳定运行,减少噪音的产生;通过连接轴、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散热风扇、集尘箱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便于在电梯的升降过程中,通过齿轮组的传动,驱动散热风扇对变频器内部进行散热吸尘,且通过集尘箱和过滤网,收集变频器内聚集的灰尘,方便集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变频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市场上对于一些电梯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现有的电梯大多没有设置减震静音结构,在使用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使用;且现有的变频电梯大多在变频器内设置散热风扇,大多采用电机驱动散热风扇,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散热效果较差;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新型变频电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变频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变频电梯,包括底座、静音海绵、伸缩杆、弹簧、安装板、轴承座、轴承、连接轴、驱动轮、驱动绳、第一转动轴、限位轮、第一齿轮箱、第一齿轮、电机箱、电机、第二转动轴、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箱、第三齿轮、第三转动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四转动轴、第六齿轮、散热风扇、集尘箱、过滤网和变频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箱,且连接轴贯通插接于第一齿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箱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第一齿轮箱的一侧内壁上贯通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于第一齿轮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箱,且第二齿轮箱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顶端外壁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二齿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箱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啮合连接于第三齿轮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箱的一侧内壁上贯通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且第六齿轮啮合连接于第五齿轮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分布设置有静音海绵,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分布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输出轴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弹簧,且伸缩杆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底端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驱动绳,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轮,且驱动绳滑动连接于限位轮的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电机箱,且电机箱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顶端外壁上,所述电机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第二转动轴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变频箱,所述变频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风扇的进风端固定连接于散热孔的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底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顶端内壁上镶嵌连接有过滤网,且散热风扇的出风端固定连接于过滤网的一侧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远大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远大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