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纸张均匀化脱酸的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7969.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溪文;徐春辉;陈炳铨;施文正;徐绍艳;唐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众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5/02 | 分类号: | D21H25/02;D21H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006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纸张 均匀 脱酸 保护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纸张均匀化脱酸的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待脱酸的纸张进行熟化处理;2)进行雾化脱酸,将雾化后的脱酸液施加到熟化后的纸张表面,对纸张进行均匀化脱酸。该方法先对酸化纸张进行熟化处理,使纸张表面pH分布趋向于均匀,能够保证脱酸液在后续雾化脱酸过程中均匀作用在纸张表面,避免纸张脱酸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纸张脱酸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纸张均匀化脱酸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纸张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纤维素分子表面存在亲水性基团,因此纸张在正常情况下,会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纸张的含水量是指纸张在100~150℃下,烘干至重量恒定时减少的质量与纸张原始质量的百分比值。同时纸张含水量也会受到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的概念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相同温度条件下同体积的饱和水蒸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百分比值。一般情况下,环境相对湿度越高,纸张含水量也越高。纸张在储存时的含水量在4%~7%之间。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会提升纸张的柔韧性,增加纸张的抗张能力和表面强度,使纸张更便于书写。
由于纸张有一定的含水量,因此纸张也就有一定的酸碱度,由于制备过程中的杂质残留、细菌和外界污染等因素,纸张在保存一段时间会逐渐产生酸化,即纸张整体呈现酸性。纸张中的纤维素分子链在酸性条件下会加速水解,即纤维素的酸性水解,纤维素的水解会降低纸张的强度,加速纸张的老化,最终导致纸张变脆易碎,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对酸化纸张,应及时去除纸张中多余的氢离子,使其保持弱碱状态,也称为纸张的脱酸。
正常情况下纸张中的水分子呈现惰性,因此纸张本身的酸碱分布存在不均匀性,此外纸张在酸化过程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这就导致纸张在酸化后各处的酸化程度并不相同。但在目前的纸张脱酸保护方法中,都将纸张视为酸化程度相同的整体,纸张脱酸剂在纸张各处施加量都基本相同,虽然纸张整体可以完成脱酸,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纸张的部分区域在脱酸后出现碱残留量过高的现象,这些区域的纤维素会在碱残留量过高时发生碱性水解,加速纤维素的分解,对纸张结构和形貌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纸张均匀化脱酸的保护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纸张均匀化脱酸的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待脱酸的纸张进行熟化处理;
2)进行雾化脱酸,将雾化后的脱酸液施加到熟化后的纸张表面,对纸张进行均匀化脱酸。
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纸张进行熟化处理,即将纸张处于一定湿度、温度和气压的环境下,在熟化处理过程中纸张会处于润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酸化纸张中的水分子会被活化,在纸张中的扩散系数增加,纸张中的氢离子会在化学势的驱动下发生运动,使纸张各处的氢离子含量相同,酸化程度趋向于均匀。之后再对纸张进行脱酸,由于纸张在熟化处理后各处的酸化程度相同,因此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纸张的均匀化脱酸,避免脱酸过程中因纸张酸化程度不一造成的脱酸后部分区域出现过度脱酸的问题。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熟化处理采用将待脱酸的纸张放入熟化箱内处理。
可选的,所述熟化箱中的相对湿度为90%~99%。相对湿度的大小影响到熟化处理过程中纸张的含水量及纸张中离子的扩散途径,相对湿度越大,纸张中的水分子及离子就越容易扩散。
可选的,所述熟化处理的温度为40~60℃。温度直接影响到纸张中水分子的活性和扩散能力,温度越高,水分子的扩散能力越强,氢离子均匀分布所需时间也就越短,但温度过高会对纸张纤维素的结构产生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众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众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