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层式装料方式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7732.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宋帅迪;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层 装料 方式 再生 多晶 铸锭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基于分层式装料方式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坩埚底部铺设原生多晶硅层;在原生多晶硅层上铺设多层硅废料层,所述硅废料层由下至上按照硅废料等级从低到高排列,所述硅废料等级根据硅废料的电阻率平均值进行划分,电阻率平均值越低,硅废料等级越低;在顶部铺设一层原生多晶硅层;加热铸锭。本发明通过分层式装料使电阻最低、杂质浓度最高的硅料最后熔化,减少了高浓度杂质对硅锭质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硅铸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硅废料的分级再生。
背景技术
常规再生多晶硅锭生产中,通常将不同电阻级别的硅废料投放在一起,尽量搅拌均匀后装入坩埚进行铸锭生产。由于单炉硅锭的质量达到850Kg,因此这种装料方式不可能混料均匀。这必然导致硅锭中局部区域杂质浓度过高,从而对硅锭的少子寿命、缺陷密度等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装料方式用于再生多晶硅铸锭。
多晶硅铸锭工艺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加热熔化、结晶生长、退火、降温出炉。对于定向凝固铸锭炉,加热熔化是从坩埚顶部的多晶硅开始熔化。顶部多晶硅熔化后会沿着多晶硅料之间的间隙向底部渗透,随着多晶硅料的熔化,底部的多晶硅熔液增多。而由于多晶硅料的密度低于硅熔液密度,因此当底部的多晶硅熔液达到一定量时,未熔化的多晶硅料就会浮在多晶硅熔液上,从而将装料时位于下部的多晶硅料抬起到顶部。
结晶生长阶段是从底部向上结晶生长,这样当大部分硅锭已经结晶时顶部还处于熔融状态。从杂质分凝的角度看,熔液中的杂质浓度随着硅锭的结晶而增加,这必然导致硅锭中的杂质浓度从底向上逐渐增加,不利于提高硅锭的质量。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装料方式来降低结晶过程中硅锭的杂质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分层式装料方式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层式装料方式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坩埚底部铺设原生多晶硅层;
步骤2、在原生多晶硅层上铺设多层硅废料层,所述硅废料层由下至上按照硅废料等级从低到高排列,所述硅废料等级根据硅废料的电阻率平均值进行划分,电阻率平均值越低,硅废料等级越低;
步骤3、在顶部铺设一层原生多晶硅层;
步骤4、加热铸锭。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硅废料的再生多晶硅铸锭分层式装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坩埚底部铺设原生多晶硅层;
步骤2、在原生多晶硅层上铺设多层硅废料层,所述硅废料层由下至上按照硅废料等级从低到高排列,所述硅废料等级根据硅废料的电阻率平均值进行划分,电阻率平均值越低,硅废料等级越低;
步骤3、在顶部铺设一层原生多晶硅层。
本发明中的硅废料等级的划分方法可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2195513A中的等级划分方法。
由于硅溶液密度大于硅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硅晶体浮于硅熔液上的原理,并根据双电源铸锭炉从顶部开始熔化的特点,设计了依据硅废料电阻的大小从底部到顶部逐层摆放的装料方式。
从底部到顶部分别放置电阻最高的原生多晶硅、电阻最低的硅废料、电阻次低的硅废料和电阻最高的原生多晶硅。在加热熔化阶段,顶部的原生多晶硅首先熔化,并流到坩埚底部,接着坩埚底部的原生多晶硅也开始熔化,由于硅液密度更大,硅废料漂浮与硅液之上,电阻次低的硅废料更靠近炉子的顶部于是更早的熔化,而杂质含量较高的电阻最低的硅废料则被顶至坩埚最上方,熔化得最慢。通过这样分层摆放硅废料的方式使电阻最低、杂质浓度最高的硅料最后熔化,减少了高浓度杂质对硅锭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