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222.0 | 申请日: | 202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贺峰;徐灵琪;张若杭;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云网云制造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12/0431;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终端 接入 网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由发送模块、接收模块、认证模块、控制模块组成,其中:发送模块用于用户终端向接入的5G网络,发送携带终端标识信息的接入请求;接收模块用于5G网络接收接入请求数据;认证模块用于对接入的请求数据,通过认证协议EAP认证框架进行认证;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接入认证信息时,控制认证模块对用户终端进行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户终端通过发送模块向接入的5G网络,发送携带终端标识信息的接入请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认证协议EAP认证框架进行认证,提高终端在5G网络间进行切换时的安全认证效率,避免了用户隐私信息的暴露;彩光模块的设置,大大减少了链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渐成熟,5G通讯技术已经来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中,5G通讯准入标准,网络构架以及通讯协议都会获得重大突破。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移动办公和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发展。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终端设备的接收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移动办公、远程操控、视频传输功能的实现都使人们进入了泛网时代,在泛网时代,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高效和安全稳定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5G通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当前,5G通讯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需要高速率的网络传播设备,在当前国际标准化转入协议协调之下,3Gpp和IEEE的国际标准已经融入到市场机制之中,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及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互联网的容量,为下一步提高移动终端的大信息传输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多人多出技术,在5G时代,多人多出技术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而来,进一步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根据研究表明,运用天线数量越多传输的稳定性也会越高,这同样适用于5G时代的网络传输,通过运用多个天线能够更好的实现同步接收,也能更好的实现同步发射,确保了信号的质量,不仅仅增强了信号的覆盖面,还有效的解决的网络延迟问题,做到了网络无死角;第三,全双工技术,全双工技术属于同时间同频率的双向通讯技术,该技术孕育着非常大的商业发展价值,从当前的技术发展状况上看,开展通讯活动存在的空间相对有限,终端与网络之间的发射信号与接受信号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形,使得通信量不断降低,通过采用全双工技术便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效的减少发射信号和接受信号相互干扰的状况,显著提高通讯资料。
5G核心网,采用的是SBA架构(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SBA架构,基于云原生构架设计,借鉴了IT领域的“微服务”理念,5G核心网就是模块化、软件化;5G核心网之所以要模块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切片”。
现有的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时,存在着用户隐私暴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时,存在着用户隐私暴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的方法,由发送模块、接收模块、认证模块、控制模块组成,其中:
发送模块用于用户终端向接入的5G网络,发送携带终端标识信息的接入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5G网络接收接入请求数据;
认证模块用于对接入的请求数据,通过认证协议EAP认证框架进行认证;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终端接入认证信息时,控制认证模块对用户终端进行认证;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终端通过发送模块向接入的5G网络,发送携带终端标识信息的接入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云网云制造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云网云制造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键合图的高速电主轴热误差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估计晶振频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