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6037.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靳志鸿;方志;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01D11/08;F04D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齿顶小翼 结构 迷宫 密封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在迷宫密封的静子部件(1)的迷宫齿(3)的单侧或者双侧沿密封腔室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齿顶小翼(5),所述齿顶小翼(5)在周向上倾斜或弯曲布置,偏斜方向与转子部件(2)的转动方向相反,与迷宫齿(3)壁面所呈偏斜角度为30°~90°,所述齿顶小翼(5)布置于迷宫齿(3)的齿顶(4)处以阻碍齿顶(4)附近的高速周向旋流流动并强化湍流扰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的底部与静子部件(1)之间具有间隙,齿顶小翼(5)的径向高度为密封腔室径向深度的1/5~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的轴向长度为密封腔室轴向长度的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的顶部不超过迷宫齿(3)的齿顶(4)边沿,并尽可能地靠近密封间隙(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在圆周方向均匀或非均匀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在迷宫齿(3)的双侧布置时,同一迷宫齿(3)两侧的齿顶小翼(5)交错排布,在近转子壁面的周向流道上形成错齿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顶小翼(5)的周向展开形状为斜角、C型、J型或L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齿(3)为错齿、斜齿或阶梯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齿顶小翼结构的自止旋迷宫密封,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通过车削的方式,直接在静子部件(1)上粗加工出矩形截面的环形槽,在矩形槽的基础上再根据迷宫齿(3)的形状车削出最终的迷宫齿(3)和齿顶小翼(5);或者,单独采用车削或3D打印工艺加工出成品的迷宫齿(3)和齿顶小翼(5)后,镶嵌在静子部件(1)的壳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0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