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内圈常分离式保护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820.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6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麟;王子羲;王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磁悬浮 轴承 内圈 分离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轴承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内圈常分离式的保护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其中所述保护轴承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合成轴承主体部分,固定在轴承座上;内圈内滚道面平滑过渡,对滚动体无限位作用,可与轴承主体部分分离,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转子端部;同时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所述保护轴承,在磁悬浮轴承转子正常工作下处于静止状态,转子与轴承内圈旋转时与轴承主体间存在轴向、径向间隙;当转子、轴承内圈向下跌落与轴承主体接触,轴承内圈内轨道与滚动体紧密贴合,转子被固定在轴承上,得到稳定轴承支撑,避免了转子失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轴承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磁悬浮转子跌落的保护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保护轴承(Touchdown Bearings)是磁悬浮轴承的关键部件之一,用来限制转子沿径向和轴向上的最大位移。当磁悬浮轴承因为过载或者元器件故障而发生跌落时,保护轴承能临时支撑转子直到转子恢复悬浮状态或者安全降速,避免磁悬浮轴承主要部件的损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转子与保护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转子会在间隙范围内发生弹跳和全周摩擦,转子的涡动会给轴承内圈造成剧烈碰撞和摩擦。尤其针对立式磁悬浮转子,径向上没有重力约束,转子涡动会使轴承内圈持续承受转子自重3-10倍的接触力,容易造成轴承的损伤,并且产生的摩擦力和摩擦扭矩可能会导致保护轴承的快速温升,降低保护轴承寿命。目前保护轴承的可靠性已经成为磁悬浮轴承工业化应用的瓶颈之一。
针对立式磁悬浮轴承,在不额外增加系统零配件的前提下,重新设计保护轴承结构,使得保护轴承区分与传统的工作方式,以达到在转子跌落时消除保护轴承间隙,并使转子获得稳定支撑,对提高保护轴承的可靠性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内圈常分离式保护轴承,避免了保护轴承内圈和转子间间隙引起的转子涡动响应、碰撞接触力,有效提高保护轴承的耐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内圈常分离式保护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滚动体、保持架、轴承内圈;
保护轴承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合成轴承主体部分,固定在轴承座上;
保护轴承内圈内滚道面平滑过渡,对滚动体无限位作用,轴承内圈可与轴承主体部分分离且在轴向分离时无阻尼,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转子端部;
保护轴承需要同时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主要是轴向载荷,轴承外圈、滚动体的尺寸与技术要求与同规格角接触球轴承相同;
保护轴承在磁悬浮轴承转子正常工作下处于静止状态,转子与轴承内圈旋转时与轴承主体间存在轴向、径向间隙;当所述转子发生失稳事件,转子、轴承内圈向下跌落与轴承主体接触,轴承内圈内轨道与滚动体紧密贴合,转子被固定在轴承上,得到稳定轴承支撑,有效降低转子离心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保护轴承保持架对滚动体具有限位作用,在立式安装条件下,具有固定滚动体的能力,保证无内圈限位时滚动体不从轴承主体部分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转子、轴承内圈与轴承主体部分同轴设置,转子与轴承内圈跌落时轴承内圈均匀与每个滚动体接触并稳定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保护轴承只在磁悬浮轴承失效发生转子跌落时进行工作,正常工作下处于静止状态,无需润滑介质对其进行补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磁悬浮轴承系统失效后对转子同时提供稳定的径向和轴向的保护,并且能够同时减小因转子涡动引起的径向接触力和摩擦力;另外,当磁悬浮轴承再次进行悬浮时,能够及时恢复轴承内圈与配对轴套的间隙,使得保护轴承不干扰磁悬浮轴承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立式保护轴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保护轴承的检测和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