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336.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余若凡;李金丰;邵珠令;房海波;刘永涛;郑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46 | 分类号: | A01G24/46;A01G24/25;A01G24/12;A01G24/10;A01B79/02;E02B3/06;E03F1/00;E03F3/04;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郭雨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盐碱地 生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包括:夯实素土层上开设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和夯实素土层的表面上均铺设有下部反滤层,所述级配碎石层铺设在所述凹槽中的下部反滤层上。所述中部反滤层铺设在级配碎石层的上表面上,且该中部反滤层上方依次铺设有所述原土介质层、上部反滤层、蓄水层、河石层。所述溢流井竖向设置,且溢流井的底面位于夯实素土层中,溢流井的上端口位于蓄水层上方。所述排水管道位于级配碎石层中,且排水管道与溢流井连通,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本发明的这种生态旱溪系统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海绵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盐碱上浮,降低盐碱地对旱溪中植物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旱溪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自然生态也面临严峻的失衡。城市路面硬化,到处都是不透水材料铺装,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硬化不透水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生态旱溪是海绵城市间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是一种模拟自然界天然形态的溪流,结合生态花镜种植,形成森林公园中优美蜿蜒的独特设计。旱溪中的天然砂石层可以对雨水提供有效的净化处理,并依靠下凹地表和地下渗透区提供的滞留空间,对雨水进行暂时滞留削峰,下渗后排入雨水管道,从而实现减排、缓排、截污等作用。通过雨水管道进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系统中沉淀、过滤、净化,通过供水泵用于路面冲洗、绿地灌溉等设施,实现雨水收集利用。然而,在生态旱溪的建设中有使会遇到盐碱含量高的施工场地,由于盐碱地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如果不加以处理,对苗木的生长十分不利,尤其是影响新栽植物的新根萌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该系统不仅保证了良好的海绵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盐碱上浮,降低盐碱地对旱溪中植物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生态旱溪系统,包括:夯实素土层、下部反滤层、级配碎石层、中部反滤层、原土介质层、上部反滤层、蓄水层、河石层、溢流井和排水管道,其中:所述夯实素土层上开设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和夯实素土层的表面上均铺设有下部反滤层,所述级配碎石层铺设在所述凹槽中的下部反滤层上。所述中部反滤层铺设在级配碎石层的上表面上,且该中部反滤层上方依次铺设有所述原土介质层、上部反滤层、蓄水层、河石层,其中:所述上部反滤层的两侧边缘处通过混凝土墙固定,所述河石层散乱地分布在蓄水层上。所述溢流井竖向设置,且溢流井的底面位于夯实素土层中,溢流井的上端口位于蓄水层上方,溢流井的上端口中设置有过滤截污挂篮。所述排水管道位于级配碎石层中,且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溢流井连通,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以便排出多余的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反滤层为透水土工布,在碎石层与夯实素土层之间设置一层透水土工布,可以防止夯实素土层中的盐碱上浮。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反滤层为透水土工布,在碎石层与原土介质层之间铺设一层透水土工布,起到隔离、过滤(反滤)、排水的作用,能够使液体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反滤层为透水土工布,在原土介质层和蓄水层之间设置一层透水土工布,既可以保证蓄水层中多余的水排到原土介质层中,蓄水层既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又能种植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