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机结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226.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齐晓海;柏延强;邵庆梧;刘国;赵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雪帆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结构 确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机结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机基础结构模型;获取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将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联合加载至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得到联合荷载应变;在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确定用钢量低于设定阈值的目标风机组件;对所述目标风机组件进行简化,得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以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对应的基础结构用钢量为优化目标,以所述联合荷载应变为参量,对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得到更为精确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减少了海上风机结构的用钢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结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结构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大多数由钢杆件组成,由于海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风、浪等随机荷载的作用下。在这些环境荷载的作用下,钢结构的结构特征不断变化,进而引起风机基础结构的疲劳损伤。根据国内外实际工程经验,对海上风机基础结构来说,疲劳荷载起控制作用。
为有效抵抗疲劳荷载,目前海上风机结构设计时选取偏于保守的结构安全系数,显著增加了海上风机结构的用钢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的风机结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风机结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机基础结构模型;获取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将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联合加载至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以基于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的应变得到联合荷载应变;在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确定用钢量低于设定阈值的目标风机组件;对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的所述目标风机组件进行简化,得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以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对应的基础结构用钢量为优化目标,以所述联合荷载应变为参量,对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包括:确定环境荷载的类型;所述环境荷载的类型包括气态环境荷载、液态环境荷载和固态环境荷载中的至少一项;基于所述环境荷载的类型确定各个环境荷载对应的环境监测设备;基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获取海洋环境对象作用于海上风机时的历史作用力;基于所述历史作用力得到各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联合加载至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以基于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的应变得到联合荷载应变,包括:将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联合加载至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确定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在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的联合作用下的产生的动位移和动内力,得到所述机基础结构模型对应的联合荷载应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对应的基础结构用钢量为优化目标,以所述联合荷载应变为参量,对所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对应的海洋环境荷载数据联合加载至所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确定所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在所述至少两个环境荷载的联合作用下的产生的动位移和动内力,得到所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对应的第二联合荷载应变;基于所述第一联合荷载应变和所述第二联合荷载应变的比对结果对所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模型进行荷载应变校核;基于荷载应变校核结果对所述目标风机结构模型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的所述目标风机组件进行简化,得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风机组件对应的质心位置;将所述风机基础结构模型中的所述目标风机组件简化为所述质心位置上的点,得到简化后的风机基础结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