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电缆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158.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崔耀华;孙广云;吴中卫;杨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H02G1/12;B65H5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路则谦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电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电缆再利用装置,涉及回收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主支架依次设置进料机构、外皮切割机构及绝缘层切割机构;进料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料辊,两个进料辊的轴线平行,两个进料辊之间留有供电缆通过的间距,进料辊的辊体上设置有齿牙,进料辊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且两个进料辊转动方向相逆;外皮切割机构包括外皮切刀及托板,托板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转运方便,可以直接在电缆施工现场架设使用,本装置可实现长电缆的直接通入,在分切前无需进行电缆分段,而直接连续作业进行电缆分切,在分切完毕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再进行各个部分的切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电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片区范围的供电均需要进行电缆的埋设和布局,一般电缆由电缆芯和绝缘层组成,通常来说,越靠近供电网路主线的电缆,其整体外径越粗,相对的绝缘层的厚度也越厚。对于现代工业强调环保的前提下,废旧电缆的回收再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对于电缆回收往往需要依靠将废旧缆线挖出,然后运送到专门的回收地进行回收作业,对废电缆的回收过程往往是先将整根电缆进行切段,然后将分段后的电缆逐一放入回收设备中,先对外皮进行切割,将被切割开的外皮拔下后,再对中部的绝缘层进行二次切割,将绝缘测层取下后实现电缆芯的分离。分切好的电缆仍需占用大量空间,需要将分切之后的各个部分再送到不同的处理厂依次处理。整个过程需要多次转运,且未电缆及以切分的电缆组件储存也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电缆再利用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主支架依次设置进料机构、外皮切割机构及绝缘层切割机构;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料辊,两个所述进料辊的轴线平行,两个进料辊之间留有供电缆通过的间距,所述进料辊的辊体上设置有齿牙,进料辊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且两个所述进料辊转动方向相逆;
所述外皮切割机构包括外皮切刀及托板,所述托板与主支架固定连接,外皮切刀通过外皮刀架竖直架设于托板上方,托板上侧开设有弧形槽;
所述绝缘层切割机构包括与所述主支架固定连接的绝缘刀架,所述绝缘刀架内设置有绝缘层刀组,所述绝缘层刀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切刀和下切刀,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刃口相对设置,上切刀位于下切刀的上方。
优选为,所述进料辊的齿牙为螺旋状;即进料辊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圆周阵列设置的螺旋形槽体;
两个所述进料辊均与辊架转动连接,所述辊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进料辊的辊轴贯穿辊架延伸至辊架一侧,位于下部的所述进料辊辊轴上固定设置主动轮,上部的所述进料辊辊轴上固定设置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的外径小于所述从动轮的外径。
优选为,所述辊架远离外皮切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箍体、活动箍体及上箍体;所述下箍体、活动箍体及上箍体均包括一个弧形部及设置在弧形部两侧的水平翼板,所述下箍体弧形部的开口朝上设置,活动箍体及上箍体弧形部的开口朝下设置;
所述下箍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下箍体的翼板与上箍体的翼板之间固定设置翼板支杆,所述翼板支杆竖直设置;所述活动箍体的翼板与所述翼板支杆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箍体的翼板与所述上箍体的翼板之间设置有压簧。
压簧套接与翼板支杆外侧,压簧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箍体的翼板固定连接。
优选为,所述外皮刀架包括固定架及活动架,活动架位于固定架下方;所述外皮切刀与所述固定架竖直滑动连接,外皮切刀与所述活动架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架两侧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握把。
优选为,所述绝缘刀架包括下支架,及与下支架固定连接的上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