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806.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琛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B13/00;E02D2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短 混凝土 养护 周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属于混凝土养护领域,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本方案在正常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渠面基进行修整,夯实,使其可以作为浇筑的地基,之后将浇筑模具主体和消失塑性板设置到上述整形的位置并固定,通过浇筑管向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浆料,填实浇筑腔,静待混凝土硬化成型,在成型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通过进气管向养护腔内充入的水蒸气,使得消失塑性板逐渐软化,无法在对固着网起到固着的作用,此时固着网内多个单元网部在自身内卷力的作用下,扯断连接杆的连接,并发生卷缩形成球体,大幅增加成型后的成型混凝土块与水蒸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养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
背景技术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现有的养护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和薄膜养生液养护三大类,其中蒸汽养护将混凝土构件放在充满饱和蒸汽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温度与湿度环境中加速混凝土硬化,是一种可以缩短混凝土建筑养护周期的方法。
但是传统的蒸汽养护需要在特定的养护室内进行,难以对大型的混凝土件或现场浇筑的混凝土件进行养护,由此开发处蒸汽养护的衍生养护方法:箱梁蒸汽法,在混凝土灌注完毕采用养护罩封闭梁体,并输入蒸汽控制梁体周围的湿度和温度,然而现有的箱梁蒸汽法需要工作人员在浇筑外壁后再搭建封闭梁体,而在养护结束还需拆卸上述梁体,大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降低混凝土养护的速率,影响混凝土件的掩护周期。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可以实现通过对混凝土渠道浇筑的模具和养护模具进行一体化设计,减少工作人员的工序,降低混凝土养护所要的周期,增加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的模壳,包括放置在渠面基上的浇筑模具主体,所述浇筑模具主体内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消失塑性板,所述消失塑性板位于浇筑模具主体靠近渠面基的一端,所述浇筑模具主体与消失塑性板之间形成密封的养护腔,所述消失塑性板与渠面基之间形成密封的浇筑腔,所述消失塑性板优选低软化点的PE材料,所述消失塑性板内埋设有固着网,所述固着网包括多个单元网,多个所述单元网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多个所述单元网均有向上卷缩的趋势,所述浇筑模具主体上固定连接有浇筑管,所述浇筑管的一端贯穿浇筑模具主体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浇筑管的另一端贯穿成型混凝土块并与浇筑腔相连通,所述浇筑模具主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浇筑模具主体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养护腔内,所述进气管的下端插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磁性密封罩,所述进气管靠近磁性密封罩的一端开凿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安装槽槽底板的一端与磁性密封罩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侧壁上开凿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内均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筛网,可以实现通过对混凝土渠道浇筑的模具和养护模具进行一体化设计,减少工作人员的工序,降低混凝土养护所要的周期,增加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设计在磁性密封罩底板的上侧,即通气孔与磁性密封罩底板存在一定间隙,且磁性密封罩的底板呈内陷的曲面,在通入水蒸汽的过程中,夹带的杂物不易堆积在通气孔处,不易导致通气孔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与安装槽内壁之间连接有与伸缩杆相匹配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与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增加伸缩杆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安装槽内不易进入水蒸气,不易造成伸缩杆锈蚀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琛,未经李雪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台灯控制方法、系统和智能台灯
- 下一篇:一种非熔融超晶格相变薄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