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595.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汇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唐毅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通用 转辙机 智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传感器模块、调理转换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实现对转辙机运行状态参数同步实时收集,所述传感器用以采集轨道岔转辙机转换力矩、工作电流、电压、运行环境数据、表示杆缺口,检测信号经调理转换电路放大、滤波,转换为标准的脉冲信号,并进行A/D转换处理,并经过通信电缆传输至故障预测处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中心、电源模块,通讯交换模块、道岔控制模块。本发明中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可对轨道岔转辙机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提高轨道交通岔转辙机设备运行可靠性,避免可能的危害和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故障预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转辙机控制着列车的前进方向,作为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转辙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高铁、地铁日常运营管理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快速诊断出故障类型并进行维修是极具意义。
轨道转辙机虽实现了电气化,离智能化相差甚远。受制于数据采集用传感器、数据传输手段、分析评估模型等技术限制,对于转辙机的工作状态(如是否断电,轨道分岔是否成功,出现故障是否有告警等等)还没有有效的监测手段(比如:目前在寒冷的东北、西藏地区,转辙机内常常发生结冰现象,现行的方法是依靠铁路工人逐个巡视,手动排查冰块,为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南方潮湿地区,转辙机内部湿度较大,对电路和转辙机构也构成严重威胁,对此目前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离数字化、智能化还有很大距离。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对异常情况不能进行智能监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异常情况不能进行智能监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的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转辙机智能测试系统,其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故障预设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对转辙机运行状态参数同步实时收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调理转换电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中心、电源模块、通讯交换模块和道岔控制模块,所述通讯交换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道岔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道岔控制模块提供电能,所述道岔控制模块与一道岔转辙机电气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控制所述道岔转辙机动作。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轨道岔转辙机转换力矩、工作电流、电压、运行环境数据、表示杆缺口,所述调理转换电路用于对检测信号经放大、滤波,转换为标准的脉冲信号,并经过通信电缆传输至故障预测处理模块。
所述通讯交换模块包括第一光纤交换单元和第二光纤交换单元,所述道岔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道岔控制单元和第二道岔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道岔控制单元与第二道岔控制单元构成热备冗余结构,所述第一道岔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道岔控制单元均包括两个智能处理单元,每个智能处理单元通过光纤接口与所述通讯交换模块连接。
所述故障预设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所述故障预设处理模块采用遗传算法进化模式将自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的信号特征参数转化为遗传因子,得到优化的故障特征参数表达式,进化迭代,遍历故障特征,搜索故障判别最佳特征参数组合方式,寻找匹配可能性最大的故障趋势,得出诊断结果。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所述储轨道转辙机历史运行及故障试验数据、故障预测处理数据、报警信息记录。
所述报警显示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报警显示面板,报警显示面板上设有蜂鸣器、消音按键和指示灯,微处理器采用嵌入式控制器,是整个模块的核心单元,根据程序完成整个模块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汇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汇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单目相机的空中加油锥套位姿测量方法
- 下一篇:科技项目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