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泄水廊道底板涌水点封堵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514.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勇;林群妹;张虎;杨盛海;陈剑涛;王栋;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B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水 廊道 底板 涌水点 封堵 施工 方法 | ||
一种输泄水廊道底板涌水点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挖渣料清理;2)粘土袋挡水埂码砌;3)集水坑浇筑;4)集水井浇筑;5)下游坝段内开挖导水槽;5)在导水槽内铺设排水管;6)下游坝段现浇混凝土浇筑;7)上游坝段内排水;8)垫层混凝土浇筑;9)集水坑封盖;10)盖重混凝土浇筑;11)管道封堵;12)固结灌浆。本发明专利采用“刻槽埋管引排配合管道灌浆封堵”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涌水问题,降低了涌水对闸室施工作业的影响,保障了闸室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船闸闸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输泄水廊道底板涌水点封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强烈溶蚀区域的船闸闸室施工过程中,由于溶蚀严重,溶沟溶槽发育,且连通性好,岩溶涌水量大,其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效率,现有技术一般依靠“浇筑盖重混凝土,反压灌浆封堵”等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坝段岩溶涌水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盖重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涌水点持续发育,盖重混凝土易产生抬动现象。对涌水进行有效封堵处理,以保证闸室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稳定进行是强烈溶蚀区域的闸室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泄水廊道底板涌水点封堵施工方法,采用“刻槽埋管引排配合管道灌浆封堵”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涌水问题,降低了涌水对闸室施工作业的影响,保障了闸室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泄水廊道底板涌水点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渣料清理
对堆积的开挖渣料进行清理;
2)粘土袋挡水埂码砌
在上游坝段与下游坝段的结构缝处码砌粘土袋挡水埂;
3)集水坑浇筑
在上游坝段内的涌水点外围浇筑围挡混凝土,围挡混凝土与粘土袋挡水埂将涌水点围住形成集水坑;
4)集水井浇筑
在下游坝段内进行集水井的浇筑作业;
5)下游坝段内开挖导水槽
在下游坝段内进行导水槽开挖,导水槽为两条,两条导水槽的一端位于集水井内,另一端分别延伸至集水坑内以及围挡混凝土外的上游坝段中;
5)在导水槽内铺设排水管
排水管为一根,排水管铺设在连接集水坑的导水槽内,排水管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下游坝段内的集水井中,并在该端上设置排水蝶阀;
6)下游坝段现浇混凝土浇筑
进行下游坝段基岩覆盖仓的浇筑作业,并同时进行集水井侧墙浇筑;
7)上游坝段内排水
通过抽水泵对集水坑内涌水进行排放,同时通过导水槽实现上游坝段内的涌水引流自排,涌水排放至集水井中;
8)垫层混凝土浇筑
在集水坑外的上游坝段内浇筑垫层混凝土,形成作业平台;
9)集水坑封盖
在垫层混凝土上方一侧设置盖板,盖板横跨集水坑顶面,实现对集水坑顶面的封盖,且盖板上预穿设一根上引管道;
10)盖重混凝土浇筑
在垫层混凝土以及盖板上方浇筑盖重混凝土;
11)管道封堵
盖重混凝土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管道封堵,先通过上引管道利用细石混凝土对集水坑进行回填,然后通过排水管利用水泥浆对集水坑进行灌注;
12)固结灌浆
按设计参数进行固结灌浆。
优选的方案中,排放至所述的集水井内的涌水通过设置在集水井内的第二抽水泵进行抽排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水管穿过集水井侧墙设置,在距离集水井侧墙结构面两侧各10-20cm处设置一道止水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水封隔器
- 下一篇:面板浇筑滑模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