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3330.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力;李运明;郭亮;杨尚芳;毛彬;向晓东;付刚;喻通;李刚;丁浩;蒋友华;赖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端子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两个DC充电端子,还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分别套设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导热箱,导热箱内开设有端子避让腔,通过所述端子避让腔使得所述导热箱设置在两个DC充电端子的绝缘衬套上,导热箱内设有流体通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导热箱上,进水管与流体通道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导热箱上,出水管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对充电端子设计液冷装置,在现有技术相同端子的工况下,可以大幅提高端子充电电流以提升充电功率,从而实现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动力电池容量越来越大,需要提升充电功率实现快速充电来解决充电速度的问题。而目前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因多种因素无法通过提升充电电压来提升充电功率,只能通过提升充电电流来提升充电功率。
充电电流的大幅提升至几百安倍时,将要求端子承载更大的电流,在进行这样的大电流充电过程中,根据焦耳定律充电端子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随着充电端子热量的不断积聚将使整个连接系统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充电的过程变得非常危险,甚至无法持续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包括两个DC充电端子,还包括: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分别套设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导热箱,导热箱内开设有端子避让腔,通过所述端子避让腔使得所述导热箱设置在两个DC充电端子的绝缘衬套上,导热箱内设有流体通道;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导热箱上,进水管与流体通道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导热箱上,出水管与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DC充电端子上设有第一卡台,所述绝缘衬套上设有第二卡台,通过第二卡台与第一卡台的配合,使得绝缘衬套设于所述DC充电端子上,且DC充电端子的端部贯穿且延伸出绝缘衬套设置在端子避让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避让腔上设有第三卡台,通过第三卡台与第二卡台的配合,使得导热箱设于所述绝缘衬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衬套通过第二卡台将DC充电端子的第一卡台的周向进行包覆。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避让腔通过第三卡台将绝缘衬套的第二卡台的周向进行包覆。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通道将端子避让腔环绕包裹。
进一步的,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流体通道内设有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箱由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陶瓷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对充电端子设计液冷装置,在现有技术相同端子的工况下,可以大幅提高端子充电电流以提升充电功率,从而实现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
2.同等截面积的电线载流量提高约3-5倍。总之采用以上发明实施方案可以大幅降低充电时的发热从而大幅提高充电端子充电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全覆盖型端子的液冷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导热箱,2-绝缘衬套,3-DC充电端子,4-进水管,5-出水管,6-端子避让腔,7-流体通道,8-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3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设滑动探头的导丝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辅助如厕功能的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