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814.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武少帅;王平;杨浩;牛国富;安立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G07C9/2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终端 防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监测服务管理端、智能终端和门禁系统;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近端通信模块和终端监测模块,所述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选定对应的安全管控策略并执行;所述门禁系统包括门禁读卡器和门禁系统管理端;所述监测服务管理端用于负责制定智能终端的管控策略,并通过网络下发给对应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按照终端监测模块选定的管控策略执行对应的管控策略,同时基于近端通信模块与门禁系统进行指定的数据交互,并完成门禁系统开门验证操作流程和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本发明通过一台智能终端可以满足企业及员工多场景下终端设备及数据的安全管理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普及,企业员工在生活和办公过程中已经形成对移动终端的强依赖性,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随着企业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企业设备资产安全、数据安全也实时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同时对于员工来说,随着移动化办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工作和生活出现各种场景下的相互交织,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如何更好地兼顾企业数据安全、员工高效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移动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更多的依靠复杂的管理制度、多用途的终端设备(一人配备多个单用途设备),由员工按规定要求规范,自觉的使用对应设备,此过程多设备的管理,制度执行状态的有效监督都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复杂应用场景中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包括:监测服务管理端、智能终端和门禁系统;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近端通信模块和终端监测模块,所述近端通信模块用于与门禁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选定对应的安全管控策略并执行;所述门禁系统包括门禁读卡器和门禁系统管理端;
所述监测服务管理端用于负责制定智能终端的管控策略,并通过网络下发给对应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按照终端监测模块选定的管控策略执行对应的管控策略,同时基于近端通信模块与门禁系统进行指定的数据交互,并完成门禁系统开门验证操作流程和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
所述门禁读卡器用于与智能终端的近端通信模块和门禁系统管理端进行数据交互,完成门禁系统开门验证操作;
所述门禁系统管理端用于提供门禁系统数据管理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的运行模式包括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两种运行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普通工作模式和高安全工作模式,各个模式之间实现数据安全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之间的数据隔离基于双操作系统实现,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在同一台智能终端硬件平台上、基于两个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实现操作系统间数据安全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普通工作模式与高安全工作模式基于多用户模式实现,分别运行在不同的系统用户模式下,根据系统级用户的访问控制权限,实现普通工作模式与高安全工作模式二者应用数据的安全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监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智能终端运行模式指定对应的安全管控策略并进行执行,同时根据智能终端的近端通信模块与门禁读卡器的数据交互信息,自动将智能终端由生活模式/普通工作模式切换至高安全工作模式,或者将智能终端由高安全工作模式切换至生活模式/普通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生活模式与普通工作模式之间支持手动切换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通信模块为NFC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中的一种。
另一方面,在上述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防护管控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过渡连接接头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故障自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