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042.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华;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63;H01M10/6552;H01M10/6569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李正方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风冷 热管 复合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包括外壳、上盖、热管模组,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外壳另一侧设置有引流风扇,所述外壳内侧设置电芯模组,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单通道热管,且所述单通道热管处于设置有引流风扇的一侧,所述单通道热管表面套设有翅片;通过设置的竖直部分热管外面套有大量翅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电池包前面板设置引流风扇,进行强制换热,快速将热量带出电池包,通过局部热管结构,并使用风冷结构予以辅助,两种结构方式相结合,散热结构可以解决高倍率电芯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热管理的技术包括:空气冷却、液体冷却,以及固液相变材料进行温度调节。空气冷却又包括自然风冷与强制风冷,对于低倍率电池箱,电芯热量不高,可以采用空气冷却。对于高倍率电芯,电芯热量较高,可采用液体冷却。当电芯充放电倍率达到2C以上时,相变材料冷却可以保持电芯温度一致。
现有的风冷技术降温成本低,对于散热量较大时的电池具有换热极限,造成模组内外电芯温差较大,液冷结构可提高温度一致性,但需增加输液动力系统及外部换热设备。相变材料降温也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相变材料由于其流动性差,其换热效率不高,当相变材料吸热达到上限后,还需要增加动力系统将热量转移出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本发明利用液体气液相变换热量大的原理,设计一种局部热管结构,并使用风冷结构予以辅助,两种结构方式相结合,实现对电池包的温度控制,避免电池包由于热失控造成的设备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风冷热管复合散热结构,包括外壳、上盖、热管模组,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外壳另一侧设置有引流风扇,所述外壳内侧设置电芯模组,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单通道热管,且所述单通道热管处于设置有引流风扇的一侧,所述单通道热管表面套设有翅片,所述单通道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热管连通接口,所述热管连通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冷板,所述冷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导热绝缘板,所述导热绝缘板的顶端表面放置有电芯模组,且所述电芯模组处于外壳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热管封闭结构,所述热管封闭结构是由热管管壁、吸液芯、液体三部分共同构成的单通道热管,所述单通道热管内部设置有热管管壁,所述热管管壁内侧设置有吸液芯,所述吸液芯内部填充设置有液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风扇与电芯模组间隙及散热窗表面设置的通风口组成风冷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模组由十六个电池包组成,十六个所述电池包表面均设置有电池壳,十六个所述电池壳之间两两相对应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风扇设置的数量共两个,且两个引流风扇处于外壳的同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翅片的数量设置若干个,所述热管模组的水平部分为冷板中铺设S型单通道热管,所述热管模组竖直部分为若干个单通道热管,且单通道热管外部套有若干个翅片,水平部分单通道热管与竖直部分单通道热管为连通的封闭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液芯的结构可采用丝网型结构或烧结型,填充液体可采用乙醇、丙酮或甲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板材料可采用六系铝合金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翅片可采用六系铝合金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