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封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526.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振;黄建根;韩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50/10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电池 失效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封装 工艺 | ||
1.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极耳、电芯(3),及包覆在电芯外部的铝塑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1)和负极耳(2)与所述铝塑膜之间设有顶封区(5),所述正、负极耳分别通过正极耳焊接区(103)、负极耳焊接区(203)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铝塑膜顶封区设有正极耳气囊(8)和负极耳气囊(9),所述正极耳焊接区位于正极耳气囊内,所述负极耳焊接区位于负极耳气囊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塑膜两侧和底边分别设有侧封区(6)和底封区(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封区封装宽度为8-12mm,侧封、底封区封装宽度为5-7mm,热封温度为150-1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耳气囊与所述负极耳气囊通过气囊通道(10)连接,气囊通道高度为2-8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耳气囊的截面形状为梯形,顶边为45-60mm,底边为57-80mm,高度为5-8mm,气囊顶边距所述顶封区边缘5-7mm,正、负极耳气囊设为单坑或双坑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耳气囊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长边为55-80mm,高度为5-8mm,气囊顶边距所述顶封区边缘5-7mm,正、负极耳气囊设为单坑或双坑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耳气囊截面的4个角为R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耳包括正极耳基体(101)和正极极耳胶(102),所述负极耳包括负极耳基体(201)和负极极耳胶(2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包电池漏液失效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耳胶和负极极耳胶分别超出所述铝塑膜顶封区边缘外1-2mm,在所述顶封区内分别超出所述正极耳基体和负极耳基体的边缘1-2mm。
10.一种封装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依次交叉叠放得到电芯,把正、负极极片极耳箔材分别叠放在一起,并和极耳焊接形成正、负极耳焊接区;
步骤二,把所述电芯放入铝塑膜包材中,铝塑膜与极耳之间设有顶封区,封装区设有正、负极耳气囊,且正、负极耳焊接区分别位于正、负极耳气囊内;
步骤三,将所述铝塑膜的边缘进行侧封和底封,构成电池区和气袋;
步骤四,向电池区注液,电池经过浸润、预充、一次抽空、老化、二次抽空、辊压后,切除气袋,侧封切除边缘,此时正、负极耳气囊的上下表面贴合,气囊呈收缩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5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