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用双溢流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191.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兴田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溢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双溢流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面延伸有一号堰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面一号堰板的侧方延伸有二号堰板,所述一号堰板的上端面与二号堰板的上端面均延伸有托件,所述托件的上端面侧边缘处延伸有围堰件,所述托件的上端面中部转动镶嵌有叶轴,所述叶轴的外侧环形阵列倾斜延伸有多组叶片,所述托件的侧面延伸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内部镶嵌有滤网,所述托件包括延伸在一号堰板的上端面的一号托台,所述二号堰板的上端面延伸有二号托台。本发明能够在提高水质净化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实用性以及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双溢流堰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其中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使用双溢流堰装置,以通过双溢流堰装置增加污水中的溶氧量,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双溢流堰装置,在使用时的水质净化性能较差,且只能进行增加含氧量的操作,功能过于单一,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双溢流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质净化性能较差且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双溢流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面延伸有一号堰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底面一号堰板的侧方延伸有二号堰板,所述一号堰板的上端面与二号堰板的上端面均延伸有托件,所述托件的上端面侧边缘处延伸有围堰件,所述托件的上端面中部转动镶嵌有叶轴,所述叶轴的外侧环形阵列倾斜延伸有多组叶片,所述托件的侧面延伸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内部镶嵌有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托件包括延伸在一号堰板的上端面的一号托台,所述二号堰板的上端面延伸有二号托台。
优选的,所述围堰件包括延伸在一号托台的上端面侧边缘处的一号弧形板,所述一号弧形板的上端面延伸有一号堰台。
优选的,所述围堰件还包括延伸在二号托台的上端面侧边缘处的二号弧形板,所述二号弧形板的上端面延伸有二号堰台。
优选的,所述一号托台的上端面中部与二号托台的上端面中部镶嵌有轴承体,所述叶轴的端部镶嵌于轴承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延伸在一号托台的侧面以及二号托台的侧面的导流框,所述导流框的下端面贯穿延伸有引流框。
优选的,所述导流框与引流框一体成型,所述滤网镶嵌于导流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下部贯穿镶嵌有进水管,所述二号堰台的上端面低于一号托台的下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溢流出的污水对叶片进行冲击,让其叶片能够在污水的冲击下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转动的叶片对污水进行击打,使其污水能够分散,以此增大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并在滤网的作用下将汇集的污水分流,以进一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以此提高对污水的溶氧量,从而达到其提高水质净化性能的好处,同时叶片能够在污水的冲击下进行转动,无需借助外部电源,有效的减小了能耗,提高了环保性,并能够在通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分流的同时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了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A的放大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进水管;3、一号堰板;4、一号堰台;5、一号托台;6、导流框;7、一号弧形板;8、轴承体;9、叶轴;10、叶片;11、滤网;12、引流框;13、二号堰板;14、二号弧形板;15、二号堰台;16、二号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兴田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内蒙古兴田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