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074.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崔瑞英;黄巍;王力;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华凯科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扫描 供热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老旧供热站点云数据;步骤S2: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3:将点云数据导入SP3D软件,对关键区域的设备、管道进行建模,并附加属性信息;步骤S4:将点云数据导入3dMax软件,对非关键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进行建模,形成实景模型;步骤S5:将步骤S4中的实景模型导入步骤S3中带属性信息的模型中,形成全站场完整的三维模型;步骤S6:在步骤S5形成的完整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老旧供热站改造设计,形成设计方案。本发明的实施减少了现场踏勘测量和复原资料的人工工作和耗时,提高了设计的精准度,可减少采购和施工环节用时,降低了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站改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供热站具有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设施多、管线纵横交错等特点,建成年代较久的供热站经过多次改造,基本资料缺失,为保证改造设计的准确性,必须要设计人员多次实地调研,掌握现场资料和情况,进行资料重建,费时费力。传统的现场测绘技术也无法满足项目的大量的、细致的勘测需求。当需要进行部分拆除、新建设备管道时,对工作量统计偏差较大,对新旧设备设施连接、碰撞等无法准确预见,造成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出错、返工、材料浪费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老旧供热站进行改造时,快速重建基础资料,指导和直接用于改造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精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老旧供热站点云数据;步骤S2: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3:将点云数据导入SP3D软件,对关键区域的设备、管道进行建模,并附加属性信息;步骤S4:将点云数据导入3dMax软件,对非关键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进行建模,形成实景模型;步骤S5:将步骤S4中的实景模型导入步骤S3中带属性信息的模型中,形成全站场完整的三维模型;步骤S6:在步骤S5形成的完整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老旧供热站改造设计,形成设计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对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滤波、去噪、拼接、分类处理,形成站场扫描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通过点云扫描捕捉、切割、提取关键区域的管道信息和设备信息,并附加属性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点云扫描获得改造站场复杂现状的点云数据和全景图像,代替现场查勘和大量数据测量和复原工作,通过点云模型处理和多种软件联合建模,快速建立满足改造要求和数字化要求的站场三维模型,以此为基础实现改造站场的精确设计和工程量统计,减少人力时间投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和质量,减少采购、施工环节偏差和返工,加快施工进度,并可完成数字化成果交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老旧供热站改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