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连接设备及局域网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637.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航;裴国华;黄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闫婷婷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设备 局域 网路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连接设备及局域网路系统,该光连接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安装于壳体的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形成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光信号输入,第二端口用于光信号输出到下一级ONU;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分光组件,分光组件具有输入连接头、第一输出连接头和第二输出连接头;第一输出连接头伸出壳体以连接一个ONU,输入连接头与第一端口对接,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头与第二端口对接。该光连接设备将分光组件、光纤适配器集中于壳体,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设计,从而可以将整个连接器通过第一输出连接头与ONU的直接插拔连接,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还可以实现链式组网,从而节约光缆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光连接设备及局域网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光分纤箱将分光器设置于盒体内,整机尺寸较大,且需要采用额外的光纤将输出信号接入每一级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成本较高。
在诸如企业内无源光信号接入局域网等应用场景中,需要将光信号分布到建筑物(例如楼宇)内各个需要覆盖的区域,以使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能够在各个被覆盖区域内收发信号进行无线通信。而每一个移动终端则相当于一级ONU,目前,要将无源光信号分光后接入多个ONU,一般都是再从分光器处重复拉缆到每一个ONU,这样造成了光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连接设备及局域网路系统,用于直接与ONU插拔连接以形成链式局域网结构,可以减少光缆资源的浪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连接设备,该光连接设备包括壳体、光纤适配器和分光组件,光纤适配器和分光组件可以安装于壳体,整体结构相当于集成化,方便设备实现小型化。其中,壳体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光纤适配器安装于壳体的一端,且光纤适配器形成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光信号输入,第二端口则用于输出到下一级的ONU;在壳体的安装腔内设置有分光组件,分光组件具有输入连接头、第一输出连接头和第二输出连接头,可以实现一端输入、两端输出的分光;此处,第一输出连接头伸出壳体以连接一个ONU,输入连接头与第一端口对接,第二输出连接头则与第二端口对接。在使用时,第一输出连接头可以直接与该光连接设备对接的ONU进行插拔作业,甚至整个光连接设备都可以直接安装到ONU的信息箱内,操作方便,还能够借助宿主设备(例如ONU的信息箱)的防护能力,降低成本;在需要组成局域网路时,多个光连接设备可以以一一对应的方式与多个ONU对接,对于每一个光连接设备,光信号自第一端口对接输入连接头输入到分光组件,分光组件分光为两部分光信号,一部分自第一输出连接头输出到与该光连接设备对接的ONU,另一部分自第二输出连接头经第二端口输送到下一级ONU,最终实现链式组网,可以节约光缆资源。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光连接设备将分光组件、光纤适配器集中于壳体,有利于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设计,从而可以将整个连接器通过第一输出连接头与ONU的直接插拔连接,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当局域网路需要多个ONU时,以一一对应的方式为每个ONU配备一个光连接设备,可以将光信号逐级传递,实现链式组网,从而节约光缆资源。
上述分光组件还包括分光器,该分光器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入端与输入连接头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连接头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输出连接头连接。此处的分光器为1:2式结构。
其中,输入端与输入连接头通过线缆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输出连接头通过线缆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输出连接头也通过线缆连接。为了方便这些线缆整理以及路由规划,壳体的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形成有用于输入端走线至输入连接头的第一绕线面,第二凸起形成有用于第一输出端走线至第一输出连接头的第二绕线面。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输出端的光信号与第二输出端的光信号比值为1:9。当然,第一输出端的光信号与第二输出端的光信号比值还可以为其他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