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的乔木栽植浮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543.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星;申凌云;徐敏;李鸿武;朱长城;余海洪;罗鹏;夏斌;严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消落带 涨落 乔木 栽植 浮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的乔木栽植浮动装置,采用内外双筒的结构设计,利用外筒置于水域消落带涨落区域,即可阻挡波浪侵袭也可固定内容植物,外筒下部采用引流孔方式保证内外水自由出入;内筒采用轻质浮力材料制作,能够根据水位涨落以及自身重力自重调节淹没水位线,内筒外侧采用限位支架以及滚轮作为固定以及调节水位线的方式,以适用于陆生植物在消落带的单独应用,进一步地,通过内外筒结构连接和浮动装置底部的重力球配合,使得浮动装置的干扰力矩和抵抗力矩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的乔木栽植浮动装置,涉及建筑工程绿化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落带是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如我国的三峡库区消落带,这里是水、陆及其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与衔接区域,一般过渡地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威胁,但消落带的生态价值极为重要。消落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前的过渡区域,是陆域集水区泥沙、有机物、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水域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水体循环调节的缓冲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起着廊道、过滤器、屏障等作用,在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稳定库岸、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生物生境、美化景观、维持水陆界面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等方面,都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消落带具有季节性水位涨落,由于水库调度方式的不同,不同水库的消落带水落涨落幅度不同,进一步地,消落带为干湿交替地带,由于水位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这里的生态环境条件特殊而不稳定,对外界变化与干扰反应敏感,是生态脆弱带。现有技术通过研究发现通过乔木栽植形成消落带的生态区域环境较为稳定,但是目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区域的乔木仅限于水陆两生乔木,无法完全应用于陆生乔木,这样的情况下消落带区域物种的多样性缺少,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景观应用方式较为单一、灵活性差。
申请号为CN201510975403.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陡坡型消落带的绿帘构建方法及其漂浮装置,其构建方法包括在具有较大水位波动的岸带种植耐水淹的爬藤植物单元、在爬藤植物单元上固定漂浮装置、以及利用生物绳将相邻爬藤植物单元上的漂浮装置连接成网格状等步骤;漂浮装置包括若干个相连成串的竹节单体及连接在一端的消浪笼,各竹节单体及消浪笼间通过生物绳连接;该绿帘构建方法及漂浮装置可灵活应对水位涨落,既能对水退后的消落区进行快速绿化,又能在水涨后减少水浪对岸带侵蚀作用;形成绿帘的爬藤植物还可拦截岸带上游面源污染,从而消减水体中污染物负荷。该申请漂浮装置可灵活应对水位涨落,但是该漂浮装置无法应用于栽植多样性的问题,只能适用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条件,且使用该漂浮装置对植物的生命使用周期具有较高的要求,爬藤植物在无任何保护的消落带上使用,其生命使用周期短,需要定时更换以保证生态区域环境趋于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的乔木栽植浮动装置,采用内外双筒的结构设计,利用外筒置于水域消落带涨落区域,即可阻挡波浪侵袭也可固定内容植物,外筒下部采用引流孔方式保证内外水自由出入;内筒采用轻质浮力材料制作,能够根据水位涨落以及自身重力自重调节淹没水位线,内筒外侧采用限位支架以及滚轮作为固定以及调节水位线的方式,以适用于陆生植物在消落带的单独应用,进一步地,通过内外筒结构连接和浮动装置底部的重力球配合,使得浮动装置的干扰力矩和抵抗力矩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消落带涨落的乔木栽植浮动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浮动装置外筒下端连接外筒墩,所述浮动装置内筒放置于外筒腔内,浮动装置内筒腔装填种植土,乔木植物栽种在浮动装置内筒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上部外筒和下部外筒,下部外筒的筒壁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引流孔,所述下部外筒上部连接上部外筒形成筒状一体结构,下部外筒下部连接外筒墩,所述外筒墩位于浮动装置底部支撑上部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