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载重无机房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284.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荆华俊;傅军平;叶立忠;温鸣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伯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机房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载重无机房电梯,包括井道,井道内设有轿厢,轿厢的一侧设有对重,轿厢上设有三个第一动滑轮组,对重的顶部设有三个第二动滑轮组,井道的顶部设有三个第一定滑轮组,井道的顶部设有三个第二定滑轮组,井道的底部设有曳引机,曳引机上设有曳引轮,曳引轮的一侧设有第三定滑轮组,曳引轮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定滑轮组,曳引轮上设有曳引绳,曳引绳的一端穿过绕过第三定滑轮组后交替绕过第一定滑轮组和第一动滑轮组,曳引绳的另一端绕后第四定滑轮组后交替绕过第二定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曳引绳的两端均通过绳头板与井道的顶部固定。本发明具有载重量大、容易安装、容易维修和不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房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载重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很多建筑要求屋顶平整,对于这类建筑,无法安装有机房电梯,只能使用无机房电梯。现有的无机房电梯采用的曳引比通常为2:1或4:1,导致其载重量较小,目前市面上的无机房电梯最大载重量不超过5吨,难以满足市场对大载重量的要求。现有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通常通过梁架设置于井道的顶部,处于高空状态,曳引机重量又很大,导致曳引机的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困难,即无机房电梯的安装以及维修困难。现有无机房电梯中,曳引机的曳引轮两侧分别为轿厢和对重,曳引轮通过曳引绳带动轿厢和对重相向升降,曳引轮受轿厢重量和对重重量双重作用,受到很大的向下压力,加上曳引机自身重量,使得曳引机具有掉落风险,当曳引机掉落时,曳引机的掉落路径经过轿厢,导致轿厢坠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现有无机房电梯存在载重较小、安装困难、维修困难和易于引发严重安全事故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载重无机房电梯。本发明具有载重量大、容易安装、容易维修和不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载重无机房电梯,包括井道,井道内设有轿厢,轿厢的一侧设有对重,轿厢上设有多个第一动滑轮组,对重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动滑轮组,井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动滑轮组对应的多个第一定滑轮组,井道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动滑轮组对应的多个第二定滑轮组,井道的底部设有曳引机,曳引机上设有曳引轮,曳引轮朝向第一动滑轮组的一侧设有第三定滑轮组,曳引轮朝向第二动滑轮组的一侧设有第四定滑轮组,曳引轮上设有曳引绳,曳引绳的一端穿过绕过第三定滑轮组后交替绕过第一定滑轮组和第一动滑轮组,曳引绳的另一端绕后第四定滑轮组后交替绕过第二定滑轮组和第二动滑轮组,曳引绳的两端均通过绳头板与井道的顶部固定。
前述的大载重无机房电梯中,所述曳引轮包括与曳引机的主轴连接的轮体,轮体的外侧设有钢圈,钢圈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曳引绳相配合的绳槽,轮体与钢圈之间形成多个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设有多个滚柱,第一通道的两侧均设有挡板。
前述的大载重无机房电梯中,所述挡板的内侧端通过螺钉与轮体固定,挡板的外侧端向外侧延伸超过钢圈的内侧壁,挡板的外侧端设有台阶凹槽,台阶凹槽的底面对应于第一通槽的端面。
前述的大载重无机房电梯中,所述滚柱的直径等于第一通槽的高度,所述滚柱的长度小于第一通槽的宽度,相邻所述第一通槽之间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由位于轮体外周面上的内凹槽和位于钢圈内周面上的外凹槽组成,第二通槽设有长条形的键块,键块的下部与内凹槽紧配连接,键块的上部与外侧凹槽松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轿厢上具有三个动滑轮组,使得电梯的曳引比达到了6:1,在保持曳引机曳引功率不变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了电梯的载重量,本发明的载重量可以达到7吨。本发明的曳引机设置于井道的底部,降低了曳引机的高度,避免工人高空作业,使得曳引机的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容易,即电梯的安装以及维修容易。由于曳引机在于井道底部且受到向下的压力,曳引机的位置稳定,不会引起轿厢坠落,不易引起安全事故。此外,本发明通过对曳引轮的改进,使得安装曳引机时,容易保证曳引轮在于曳引绳的牵引面上,曳引绳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在曳引轮的绳槽上发生偏磨,这也降低了曳引机的安装难度,即电梯的安装难度。因此,本发明具有载重量大、容易安装、容易维修和不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伯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韦伯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