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7729.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燊文;刘肇文;刘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6/033;H04R1/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宿州市万硕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1 | 代理人: | 许秀惠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绿色 环保 新能源 汽车 节能 音响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属于汽车音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扬声器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SB接头,第一USB接头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纳米胶带,扬声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蓄电池。本发明通过蓄电池、固定盒和太阳能板的设置,能够通过蓄电池储存电量,供应扬声器进行播放音乐,避免扬声器长时间使用汽车电瓶的电量,而且通过太阳能板的设置,还能够通过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外壳、第一USB接头和纳米胶带的设置,能够方便扬声器在车辆内进行灵活的连接使用,而且纳米胶带还能使外壳的固定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响,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属于汽车音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音响是一个简化后的日常词语,是音响系统的简称,即代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现有的音响系统使用时比较浪费汽车电瓶的电量,而且使用起来不够灵活,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怎样研究出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罩,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USB接头,所述第一USB接头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纳米胶带,所述扬声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蓄电池,所述外壳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多个第二合页转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通过第一合页转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固定盒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筒。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的上方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的顶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蓝牙模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USB接头。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转动安装于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上方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管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均为圆台形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和所述第二散热管均贯穿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散热管靠近所述扬声器一端的横截面大于远离所述扬声器一端的横截面,所述第二散热管靠近所述扬声器一端的横截面小于远离所述扬声器一端的横截面。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通过蓄电池、固定盒和太阳能板的设置,能够通过蓄电池储存电量,供应扬声器进行播放音乐,避免扬声器长时间使用汽车电瓶的电量,而且通过太阳能板的设置,还能够通过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外壳、第一USB接头和纳米胶带的设置,能够方便扬声器在车辆内进行灵活的连接使用,而且纳米胶带还能使外壳的固定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基于绿色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节能音响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