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982.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晖;黄琪帏;吴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112;B29C64/20;B29C64/393;B33Y30/00;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医用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原料溶液,备用;通过微流控3D打印组件进行打印;S2、使多通道同轴喷头中各通道中通入内容物并控制流速并设置3D打印机参数,利用3D打印机控制微流控芯片打印出三维糖尿病足溃疡功能性医用敷料;其中,所述原料溶液包括海藻酸盐溶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生物活性成分溶液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溶液。该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对敷料的后续处理,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物稳定、精度高、实验可重复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屏障功能,起着防止水分及电解质等物质的流失,以及免疫、传感等功能,对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伤、烧伤及皮肤溃烂等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细菌感染、新陈代谢加剧、水分和蛋白质过度流失、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等,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皮肤损伤后,通常需要采用皮肤的替代品医用敷料来保护伤口,防止创面感染和严重脱水,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医用敷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伤口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
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较大部分在其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数十倍。糖尿病足一经确诊,在去除病因、严格控制血糖、营养全身、改善循环的全身治疗基础上,进行积极地伤口处理,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预后,减少伤残率,降低医疗费用。
传统敷料,主要是纱布、棉垫,以碘伏擦拭,生理盐水湿敷及使用油纱布或中药膏等,疗效不佳。而这些方法换药次数频繁,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渗出液多时需要每日2次。频繁换药不利于皮肤的上皮化和伤口的愈合,也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里压力。具有生物活性的医用敷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刺激,而且保湿、吸湿效果好,能够有效保留伤口渗液同时不形成积液。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三维医用敷料制备工艺较为复杂,需大量后处理,生产效率低。
本背景技术中所陈述内容并不代表承认其属于已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活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对敷料进行后续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生物活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原料溶液,备用;组装微流控3D打印组件,所述微流控3D打印组件包括3D打印机和与所述3D打印机的微流控芯片;所述3D打印机包括移动轴和安装于所述移动轴上的多通道同轴喷头,所述多通道同轴喷头包括二通道同轴喷头或三通道同轴喷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二通道同轴喷头包括内相通道(Inner channel)和外相通道(Outer channel),所述三通道同轴喷头包括内相通道、中间通道(Middle needle)和外相通道;
S2、使多通道同轴喷头中各通道中通入内容物并控制流速并设置3D打印机参数,利用3D打印机控制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打印出三维糖尿病足溃疡功能性医用敷料;
其中,所述原料溶液包括海藻酸盐溶液、第一高分子聚合物溶液、生物活性成分溶液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溶液;
所述各通道的内容物及流速按如下方式控制:
若所述多通道同轴喷头包含二通道同轴喷头,则控制所述二通道同轴喷头的内相通道中通入含有海藻酸盐、第一高分子聚合物及生物活性成分溶液且整体流速为45~95mL/h,外相通道中通入第二高分子聚合物且流速为20~60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