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翅片及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280.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3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聂智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及换热器,翅片用于与换热管连接,包括迎风板及背风板,所述迎风板与所述背风板均设有与换热管配合的换热管槽,所述迎风板上的换热管槽到迎风口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背风板上换热管槽到背风口的最短距离。本发明提供的翅片增加了迎风板的有效换热面积,强化空气流动时的扰动,提高翅片的换热效率。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17年12月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12843488、发明名称为“一种翅片及换热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微通道用于单冷机组的冷凝器相比于传统翅片管换热器有诸多优点,如较高的换热效率、较低的风阻、较低的冷媒充注量以及较低的材料成本等。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还没有较好地解决热泵系统用蒸发器频繁结霜、排水困难、容易脏堵等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个别厂家推出的插片式微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排水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频繁结霜的问题,而且牺牲了一部分翅片面积造成换热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及换热器,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情况下解决结霜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翅片,用于与换热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迎风板及背风板,所述迎风板与所述背风板均设有与换热管配合的换热管槽,所述迎风板上的换热管槽到迎风口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背风板上换热管槽到背风口的最短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槽包括迎风侧换热管槽及背风侧换热管槽,所述迎风侧换热管槽与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在空气流动方向上错开排布成两列。
如此设置,翅片与多个换热管装配后,多个换热管在空气流动方向上错开排布并形成迎风侧换热管和背风侧换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侧换热管槽到所述迎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到所述迎风口的距离;及/或,
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到所述背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迎风板换热管槽到所述背风口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侧换热管槽与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迎风侧换热管槽与多个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在垂直于所述空气流动方向的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
如此设置,翅片与多个换热管装配后,迎风侧换热管和背风侧换热管在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上依次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侧换热管槽与所述背风侧换热管槽在垂直于所述空气流动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错离。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板与所述背风板之间凹凸配合形成与换热管配合的换热管槽。
如此设置,翅片与多个换热管装配后,多个换热管能够提高迎风板和背风板固定连接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板相对远离所述背风板的一侧与所述换热管槽之间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呈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背风板靠近所述背风口的一侧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翅片及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安装于所述换热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换热管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若干个迎风板和若干个背风板,所述迎风板与所述背风板均设有与换热管配合的换热管槽,所述迎风板上的换热管槽到迎风口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背风板上换热管槽到背风口的最短距离。可以进一步阻挡结霜,同时增加迎风板的有效换热面积和空气流动时的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