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259.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雨;顾朱浩;刘社文;李子莹;李春郑;吴春晓;邵武;张奥博;何朕;刘诗琪;李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 | 分类号: | G06F16/24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线 海冰冰厚 数据处理系统 | ||
1.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冰数据库与航迹数据库建立模块:用于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库中获取初始航迹点数据,并获取所述初始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得到冰数据数据库;用于对所述初始航迹点进行拟合,得到虚拟航迹点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初始航迹点和所述虚拟航迹点整合,得到总航迹点数据库和拟合航迹;
航迹点冰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航迹点数据库和所述冰数据数据库求取总航迹点附近冰数据中冰厚度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赋予给所述总航迹点,得到赋值航迹点;
数据分析以及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赋值航迹点得到所述拟合航迹中的冰厚分布比、冰区航程和敞水区航程在拟合航迹的总航程中的占比,并将冰厚分布比、冰区航程和敞水区航程在拟合航迹的总航程中的占比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数据包括经纬度值和所述经纬度值所对应的冰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数据数据库得到方式如下:
由i个初始航迹点的经纬度坐标圈定初始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得到所述冰数据数据库:
式中:ALa(i)为初始航迹点的纬度值,ALo(i)为初始航迹点的经度值,L(i)为初始航迹点附近冰厚数据集合,ILo(i)为初始航迹点附近冰厚数据经度值解集,ILa(i)为初始航迹点附近冰厚数据点纬度值解集,Oi为初始航迹点附近冰厚数据的经度值,Ai为初始航迹数据点附近冰厚数据的纬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航迹点数据库得到方式如下:
使用内插法对所述初始航迹点进行拟合,得到所述虚拟航迹点;
对所述初始航迹点进行线性插值拟合,每相临两个所述初始航迹点所构成的线段在经度方向上进行投影,且在投影线上每间隔x添加一个拟合航迹点,
公式如下所示:
BLo(n)=x(m-1)
m=(ALo(i+1)-ALo(i))/x
式中:BLo(n)表示虚拟航迹点经度值,BLa(n)表示虚拟航迹点纬度值;n为虚拟航迹点数量;
所述总航迹点数据库内的总航迹点数量为j=n+i个,经纬值为:(CLa(j),CLo(j))。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获取方式如下:
所述总航迹点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总航迹点依次与所述冰数据数据库的经纬度值进行区域匹配,得到每个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CLa(j)为总航迹点的经度值,CLo(j)为总航迹点的纬度值,NPa(t)为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点纬度值,NPo(t)为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点经度值,NPt(t)为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点厚度值,变量t为总航迹点附近的冰数据点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冰区航线上的海冰冰厚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总航迹点数据库和所述冰数据数据库求取总航迹点附近冰数据中冰厚度的平均值方式如下:
At(j)=∑NPt(t)/t
式中:At(j)代表总航迹点的冰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2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型全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 下一篇:翅片及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