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通信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764.4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左祥;朱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H04W12/033;G10L21/06;G10L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曾世骁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通信 加密 方法 解密 及其 装置 | ||
公开一种语音通信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其装置。所述语音通信加密方法包括:接收发送方的语音信号,并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当发送方的语音信号包含敏感信息时,获取接收方的特征信息;使用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9月1日,申请号为“201510552749.1”,发明名称为“语音通信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通信加密方法及加密装置、一种语音通信解密方法及解密装置以及一种语音通信加密解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数据加密和解密是非常广泛且重要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个人数字设备的广泛普及,语音逐渐成为通信的主流媒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语音信号的加密和解密的需求日益突出。针对语音信号的加密和解密,常用的主流算法是基于公用密钥-私有密钥的加密和解密方法。即,发送方必须使用接收方的公共密钥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密。一旦语音信号被加密,则只有接收方使用其私人密钥才能对加密的语音信号进行解密。然而,这种基于公用密钥-私有密钥的加密和解密方法的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在多方语音通信(例如,微信)的情况下,运算量将明显增大,同时安全性也不能很好地得到确保。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运算量和提高安全性的语音通信加密方法及加密装置、语音通信解密方法及解密装置以及语音通信加密解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语音通信加密方法,所述语音通信加密方法包括:接收发送方的语音信号,并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当发送方的语音信号包含敏感信息时,获取接收方的特征信息;使用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
优选地,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的步骤包括:使用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对包含在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
优选地,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基于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敏感关键词或敏感关键词类型,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基于历史通信记录中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上下文,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根据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音频特征,检测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
优选地,在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
优选地,通过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根据从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检测出的接收方姓名,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基于历史通信记录中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上下文,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请求发送方提供接收方姓名,并根据发送方提供的接收方姓名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
优选地,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接收方的步骤还包括:如果确定发送方的语音信号存在多个接收方,则在发送方的语音信号中确定每个发送方分别对应的语音信号。
优选地,使用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的步骤包括:针对发送方的语音信号的每个接收方,分别使用该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对确定出的该接收方对应的语音信号进行加密。
优选地,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包括接收方的声纹信息、接收方的指纹信息、接收方的脸部信息和接收方的虹膜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如果接收方的特征信息包括接收方的声纹信息,则获取接收方的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从接收方的语音信号中检测声纹信息。
优选地,从接收方的语音信号中检测声纹信息的步骤包括:从通信历史记录中查找接收方的语音文件;从查找到的语音文件中提取接收方的声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