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512.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谢锦;董剑;陈勇;王永峰;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1R43/033;H02G1/12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刘鸿西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施工现场 安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前端的进线孔(11)、设于所述进线孔(11)上的夹持机构(2)、设于所述主体(1)内壁上的螺旋槽(12)、设于所述主体(1)内的伸缩杆(13)、设于所述伸缩杆(13)前端的绕线块(14)、设于所述绕线块(14)上的两个绕线孔(15)、设于所述绕线孔(15)内的绕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绕线孔(15)内的旋转盘(31)、设于所述旋转盘(31)上的圆弧杆(32)、设于所述绕线孔(15)上的第一固定盘(34)、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盘(34)上的圆弧片(35)、设于所述圆弧片(35)上的刀片(36)、设于所述圆弧片(35)底部的斜槽(37)、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盘(34)上的顶杆(38)、设于所述绕线孔(15)上的第二固定盘(39)、设于所述圆弧杆(32)上的连接块(390)、设于所述连接块(390)上的万向球(391)、设于所述绕线孔(15)内的夹持组件(4)、设于所述绕线块(14)内的气压腔(392)、设于所述气压腔(392)内的对接组件(5)、设于所述绕线块(14)上的缠绕组件(6);所述旋转盘(31)横截面为圆环形,可旋转的嵌在绕线孔(15)内;所述圆弧杆(32)横截面为圆弧形,可翻转且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旋转盘(31)上;该圆弧杆(32)设有五个,沿旋转盘(3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圆弧片(35)横截面为月牙形,一端与圆弧杆(32)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盘(34)铰接;所述刀片(36)横截面为圆弧形,嵌在圆弧片(35)侧边上;所述斜槽(37)纵截面为三角形,开设于所述圆弧片(35)的底部;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绕线块(14)内的移动腔(41)、设于所述移动腔(41)内的第一移动板(42)、设于所述移动腔(41)内的第二移动板(420)、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42)和第二移动板(420)上的第一齿条(43)、设于所述移动腔(41)底部的第一齿轮(44)、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42)和第二移动板(420)上的第一连杆(440)、设于所述移动腔(41)上的圆弧板(45)、设于所述圆弧板(45)上的倒刺(46)、设于所述圆弧板(45)上的第二连杆(47);所述圆弧板(45)纵截面为圆弧形,可移动的嵌在绕线孔(15)内;所述第一连杆(440)横截面为棱形,分别铰接与第一移动板(42)和第二移动板(420);所述倒刺(46)纵截面为锥形,沿圆弧板(45)表面均匀布置;所述缠绕组件(6)包括设于所述绕线块(14)上的固定柱(61)、设于所述绕线块(14)上的旋转柱(62)、设于所述旋转柱(62)上的抵压板(63)、设于所述抵压板(63)上的导向孔(64)、设于所述旋转柱(62)上的导向槽(65)、设于所述夹持组件(4)上的导向杆(66)、设于所述旋转柱(62)上的凸轮块(67)、设于所述气压腔(392)底部的气管(68)、设于所述气管(68)底部的裁剪刀(69)、设于所述裁剪刀(69)上的裁剪弹簧(690);所述导向孔(64)设有2个,纵截面为V字形,设于所述抵压板(63)上;所述导向槽(65)呈螺旋状,开设于所述旋转柱(6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5)包括设于所述气压腔(392)上的移动杆(51)、设于所述移动杆(51)上的移动弹簧(510)、设于所述移动杆(51)上的对接块(52)、设于所述移动杆(51)上的抵压槽(53)、设于所述气压腔(392)侧边的复位杆(54)、设于所述复位杆(54)上的第一复位弹簧(55)、设于所述气压腔(392)另一侧的复位柱(56)、设于所述复位柱(56)一端的斜块(57)、设于所述复位柱(56)上的第二复位弹簧(58)、设于所述复位柱(56)上的圆弧环(59)、设于所述绕线块(14)内的两个圆弧槽(590);所述抵压槽(53)纵截面为斜面,设于所述移动杆(51)上;所述圆弧环(59)纵截面为半圆环形,环设与所述复位柱(56)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旋转块(710)、设于所述进线孔(11)上的两块夹紧板(21)、设于所述夹紧板(21)上的夹紧球(22)、设于所述夹紧球(22)上的铰接杆(23)、设于所述铰接杆(23)上的铰接弹簧(24)、设于所述夹紧板(21)上的驱动弹簧(25)、设于所述夹紧板(21)上的第二齿条(26)、设于所述进线孔(11)内壁上的第二齿轮(27)、设于所述第二齿轮(27)上的移动齿轮(28)、设于所述移动齿轮(28)上的相嵌弹簧(29)、设于所述第二齿轮(27)表面的旋转槽(70)、设于所述旋转槽(70)上的限位槽(71)、设于所述移动齿轮(28)上的限位环(72)、设于所述进线孔(11)外壁上的旋转筒(73)、设于所述旋转筒(73)底部的齿槽(74)、设于所述移动齿轮(28)上的定位齿(75)、设于所述定位齿(75)底部的驱动杆(76)、设于所述移动齿轮(28)上的卡扣(77)、设于所述移动齿轮(28)上的移动盖(78);所述旋转槽(70)纵截面为三角形,开设于所述第二齿轮(27)表面;所述限位槽(71)纵截面为圆弧形,设于所述旋转槽(70)上;所述旋转块(710)纵截面为三角形,与旋转槽(70)相嵌;所述限位环(72)纵截面为圆弧形,设于所述旋转块(710)上;该限位环(72)与限位槽(71)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区舜兴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