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455.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井原大贵;塩川寿;天野佑树;矢合翔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主分类号: | H02K5/02 | 分类号: | H02K5/02;H02K1/14;H02K1/276;H02K7/00;H02K5/16;H02K11/30;H02K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零件的集约化、薄型化、小型化等的无刷马达。本发明包括:树脂制的主体(10)、埋设于主体的定子(30)、与定子的极齿相向地配置并且包含磁铁的转子(40)、固定于主体并发挥规定的功能的功能构件(50)、将功能构件固定于主体的金属制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包括:轴构件(60),具有埋设于主体的基部(61)及从基部突出并插通至功能构件的插通孔(51)的轴构件(62);以及结合构件(70),为了按压功能构件而与轴构件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刷马达,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固定于树脂制的主体并发挥规定的功能的电路基板等功能构件的无刷马达。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无刷马达,已知有一种无刷马达,其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固定于壳体的定子、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壳体且包含磁铁的转子、以及固定于壳体的内侧的电路基板(例如专利文献1)。
在所述无刷马达中,在壳体形成有具有内螺纹孔的凸台部,通过将螺钉穿过电路基板拧入至内螺纹孔,而将电路基板固定于壳体。另外,当在壳体中按压凹口突出并一体地形成时,利用按压凹口来固定电路基板。
如此,在对壳体设置凸台部或按压凹口的结构中,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外轮廓的尺寸会变大,从而难以小型化。
作为其他无刷马达,已知有以下的无刷马达,其包括:作为主体的模制体、在模制体的内侧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撑的转子、在转子的周围埋设于模制体的定子、固定于模制体的电路基板、以及为了覆盖电路基板而固定于模制体的盖,且作为电动泵的驱动源而使用(例如专利文献2)。
在所述无刷马达中,在模制体,在比定子更靠径向的外侧处设置有内螺纹孔,通过将螺钉穿过电路基板拧入至内螺纹孔,而将电路基板固定于模制体。
如此,在对模制体设置内螺纹孔的结构中,内螺纹孔配置于偏离定子的径向的外侧,因此会导致径向上的外轮廓的大型化。
进而,作为其他无刷马达,已知一种无刷马达,其包括:作为主体的中心件(centerpiece)、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中心件上所设置的旋转轴的转子、在转子的内侧处固定于中心件的定子、固定于中心件的连接器构件、与中心件平行地配置并得到固定的电路基板、以及为了覆盖电路基板而固定于中心件的作为盖的电路壳体(例如专利文献3)。
在所述无刷马达中,在中心件或连接器构件设置有内螺纹孔,通过将螺钉穿过电路基板拧入至内螺纹孔,而将电路基板固定于中心件或连接器构件。
如此,在对中心件或连接器构件设置内螺纹孔的结构中,内螺纹孔配置于偏离转子及定子的径向的外侧,因此会导致径向上的外轮廓的大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96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0-43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8-93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且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零件的集约化、薄型化、小型化等的无刷马达。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无刷马达成为以下结构,即,包括:树脂制的主体;定子,包括埋设于主体的轭及线圈;转子,与定子的极齿相向地配置并且包含磁铁;功能构件,固定于主体并发挥规定的功能;以及金属制的固定构件,将功能构件固定于主体,固定构件包括:轴构件,具有埋设于主体的基部及从基部突出并插通至功能构件的插通孔的轴部;以及结合构件,为了按压功能构件而与轴构件结合。
在所述无刷马达中,也可采用以下结构,即,主体包括在接近定子的区域中埋设基部的埋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