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图纸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3806.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5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斌;李安平;刘光永;史书宝;杨燕清;王广;韩启民;刘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0 | 分类号: | G06F30/10;G06Q10/0631;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林祥成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可视化 生产 图纸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图纸自动生成方法,它包括:S1根据计划编制软件编制出来的生产计划,得出矿山的计划周期及每个计划周期内对应的开采矿量;S2根据矿山的计划周期及开采矿量,计算计划周期对应的开始、结束位置并对其进行标注和裁剪;S3选择不同的颜色逐一完成所有计划周期的标注和裁剪,得到生产计划进度模型并进行图纸输出;S4在矿山完成一个计划周期采掘之后,根据矿山实际情况更新计划数据和模型并重新进行图纸输出。它具有既能将生产计划及生产计划之后的工程出图,把二维的生产计划转化成三维实体的生产计划模型并输出成图纸,直观、使用和编辑方便,又可将绘图与需要的数据集中在同一软件中,使图件中的图形、表格等元素通过系统内的数据来实现工程图纸自动生成等优点,适于矿山开采领域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的工程出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图纸自动生成方法,适于矿山开采领域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标志性的前沿科技,其发展速度与研究力度均处于时代的尖端。在各行各业都因计算机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同样也为古老的采矿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矿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其开采效率直接决定了所有工业能否稳定快速发展,在国家发展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将采矿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矿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手段。
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建模技术等技术的运用,传统的矿山开采进入了数字采矿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和工程分布清晰明了,同时为岩性、地质品位等信息的属性模型提供了多尺度的描述方法。技术人员可以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对采矿的整体业务环节进行设计和分析。
工程出图是采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矿山的实际开采与开发过程中,作为数据与现场的沟通手段,纸质施工图纸仍将长期作为矿山数据的现实承载体以及矿山施工一线现场指导内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图件图纸的精度、成图速度也跟随着采矿整体效率的增长而增长,其中生产计划进度图纸既可以为矿山的开采设计提供指导,又可以作为计划执行完毕之后的检测标准。早期由技术人员手工计算和绘制,耗时耗力且难以更新,如今计算机的高效运算大大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在数字化矿山逐渐成熟的今天,出图流程一般依托于数字矿山软件进行操作。经发明人检索,未发现类似三维可视化图纸输出技术。
为此寻求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计划图纸自动生成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计划图纸自动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计划图纸自动生成方法,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S1:根据计划编制软件编制出来的生产计划,得出矿山的计划周期及每个计划周期内对应的开采矿量;
S2:根据矿山的计划周期及开采矿量,运用布尔运算,计算计划周期对应的开始、结束位置并对其进行标注和裁剪;
S3:选择不同的颜色逐一完成所有计划周期的标注和裁剪,得到生产计划进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图纸输出;
S4:在矿山完成一个计划周期的采掘之后,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更新计划数据和模型并重新进行图纸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可视化生产计划图纸自动生成的方法,一是综合考虑了生产计划及生产计划之后的工程出图,将两者结合起来,把二维的生产计划转化为了三维实体的生产计划模型,并将生成的模型输出成图纸,实现了生产计划的直观展示,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和编辑;二是将绘图与需要的数据集中在同一软件中,使图件中的图形、表格等元素通过系统内的数据来实现工程图纸的自动生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