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马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814.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路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15/10;E01F9/669;E01F9/619;B29C43/02;B29C43/3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罗昌 |
地址: | 363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马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水马半片体:生产水马半片体,生产后的水马半片体依次嵌套叠放;将嵌套叠放的水马半片体进行运输、储存;②取出两个水马半片体,将两个水马半片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围成完整水马形状,同时在完整水马形状内放置容纳内袋;③对容纳内袋进行灌水或灌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与现有吹塑工艺生产水马不同的制备方案,通过单独生产水马半片体再进行拼合的方式,配合容纳内袋进行使用,降低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运输过程中水马的微小损伤影响水马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马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水马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水马是一种用于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挡的塑制壳体障碍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结构,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故称水马,部分水马还有横向的通孔以便通过杆件连接以形成更长的阻挡链或阻挡墙,一般用于道路交通设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桥街道路口常见。
传统的水马的生产通常吹塑的工艺进行生产,这样的水马运输成本较高,在车厢容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水马内部的空心形状,一辆车只能运载较少数量的水马。而且由于水马内部的空腔需要在使用时灌水或灌沙,一旦运输过程中水马外表面造成破损将会导致水马无法存水导致失效。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马的生产工艺,其具有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伤对水马的影响,降低水马的运输成本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马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水马半片体:生产水马半片体,生产后的水马半片体依次嵌套叠放;将嵌套叠放的水马半片体进行运输、储存;
②取出两个水马半片体,将两个水马半片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围成完整水马形状,同时在完整水马形状内放置容纳内袋;
③对容纳内袋进行灌水或灌沙。
进一步,步骤①的水马半片体采用PE材质压塑工艺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水马半片体采用压塑成型机进行生产,所述压塑成型机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模腔,对模腔内的PE材料进行加压,以成型水马半片体。
进一步,所述水马半片体包括主侧面体和分别与主侧面体的边缘连接的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和第二次侧面体,所述主侧面体、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和第二次侧面体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半容纳腔;步骤①嵌套叠放时所述主侧面体能够完全位于所述半容纳腔内。
进一步,所述水马半片体的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和第二次侧面体上均形成有锁紧孔,两个水马半片体通过穿设在所述锁紧孔内的固定件进行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与锁紧孔内的螺栓和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锁紧孔所在的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和第二次侧面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与锁紧孔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远离所述主侧面体的一端形成有安装端面,所述锁紧孔形成在所述安装端面上;所述凹槽对应形成有朝向半容纳腔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部分嵌套至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步骤①还包括在水马半片体上设置反光部件和指示标识。
进一步,所述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或第二次侧面体的斜度均形成有斜度;所述底面体、顶面体、第一次侧面体或第二次侧面体的斜度由半容纳腔靠近主侧面体一侧至半容纳腔的开口方向向外侧方向倾斜;所述水马半片体的底面体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条。
进一步,所述底面体的面积大于顶面体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路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路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