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地油气管网针对电网接地故障或雷击的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231.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鹏;丁梁;寇晓适;郭磊;张科;董曼玲;徐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D5/08 | 分类号: | F17D5/08;H01R4/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管网 针对 电网 接地 故障 雷击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地油气管网针对电网接地故障或雷击的防护方法,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并联铺设接地排流铜排,或/和改变杆塔接地装置的结构,减小入地电流向管道侧的散流,所述接地排流铜排的连接点为三个且以等间距的方式与管道进行连接。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当防腐层电压过高时,可分别从电网方面和管道方面采取措施:管道方面可铺设接地排流铜排,平衡管道电位和附近的地电位;电网方面可改变杆塔接地装置的结构,减小入地电流向管道侧的散流,从而避免电网在发生故障或遭受雷击时管道防腐层被击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区域电网对埋地油气管网干扰影响的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和电网都是能源安全的命脉,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布局与电力消费存在地理上的逆向分布,这使得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输送成为必然,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万公里在运的油气管道,为充分发挥有限国土资源优势,电力线路与输油输气管道无可避免地会出现路径的交叉跨越情况,在部分土地紧张区域甚至存在长距离共用公共走廊的情况,大量电力通道和油气管道并行,两者之间电磁兼容问题(包括磁场耦合和电场耦合)越来越严重,一旦管道系统因此受到破坏,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可能带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大区域电网对埋地金属管道的安全影响已成为一个十分敏锐的问题。
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接近油气管道时,若管道的对地电压较高,可能影响施工、维修或测量人员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造成管道的腐蚀。若是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或雷击故障,突然升高的故障电流会造成管道耦合电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阻性耦合的作用会使得土壤电位变高加剧管道对地电压的升高,较大的对地电压会破坏或击穿管道防腐层,更大时甚至可能发生人身事故。综上,输电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短路故障、雷击故障几种状态下,会在管道上耦合产生电压、电流,影响值一旦超过管道能承受的数值范围就会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埋地油气管网针对电网接地故障或雷击的防护方法,避免管道防腐层电压过高造成击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埋地油气管网针对电网接地故障或雷击的防护方法,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并联铺设接地排流铜排,或/和改变杆塔接地装置的结构,减小入地电流向管道侧的散流。
优选的,所述接地排流铜排的连接点为三个且以等间距的方式与管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地排流铜排的长度大于100m,且小于200m。
优选的,所述接地排流铜排与管道的距离小于1m。
优选的,所述接地排流铜排与管道的埋深相同。
优选的,所述杆塔接地装置在地面投影为方框带垂直射线的结构,所述垂直射线设有四根,从靠近管道侧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射线L1、射线L2、射线L3、射线L4,当管道穿越输电线路,且间距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时,缩短靠近管道侧射线L1的长度并增加对侧射线L3的长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当防腐层电压过高时,可分别从电网方面和管道方面采取措施:管道方面可铺设接地排流铜排,平衡管道电位和附近的地电位;电网方面可改变杆塔接地装置的结构,减小入地电流向管道侧的散流,从而避免电网在发生故障或遭受雷击时管道防腐层被击穿。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接地排流铜排与管道的三点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穿越输电线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用氢气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数据采集标注的监测方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