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在线配置的多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493.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高飞;文添;王智国;袁逢春;邢晓双;钱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配置 多种 生物 特征 身份 识别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可在线配置的多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实现方法,包括门禁模块、生物特征感知模块、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路由器和服务器,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感知模块连接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用于感知生物特征并转换成生物特征数据传输至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中,所述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通过路由器连接服务器,用于将生物特征数据传输至服务器中,所述服务器根据传输来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特征匹配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生成反馈数据信号返回至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中,所述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连接并驱动门禁模块,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转换生成电平信号控制门禁模块的启闭或生物特征感知模块的工作。本发明实现了对数据网络化传输以及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线配置的多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针对个人的身份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身份识别、考勤、支付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传统的身份识别手段主要包括口令、密码、证件等,由于其具有可分离性,易造成伪造、盗用、破译现象。而利用人体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属于人的个体所独有且唯一,如指纹、人脸、虹膜、声音,将其用在身份识别系统中可以杜绝伪造、盗用等现象。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识别方式都无法完全胜任身份识别的重任,如指纹识别的效率在空气湿度较大时会大幅下降,人脸识别在佩戴口罩或者化妆后存在误判的可能性,虹膜设备受镜头畸变的影响较大且成本较高,声音则存在被伪造或人工合成的可能性,因此,多种生物特征乃至其他识别技术的融合成为必然,如手机银行中采用的人脸识别与短信验证码的联合识别等。
现有的根据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相关专利中,给出了利用某种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设计的方法,但仍存在使用上的不便之处。如专利CN101059878A“一种采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二道门门禁系统和控制方法”中,提出了利用人体指纹作为特征识别的安防领域身份识别设计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生物特征较为单一,可能存在特定条件下无法读取的情况。如专利CN102034288A“基于多生物特征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中,提出了利用人脸图像与声音两种生物特征提供高安全性的身份识别设备方法,但是该系统缺少数据的网络传输功能,导致可配置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专利CN2013102821450“一种多生物特征的考勤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图像和指纹两种生物特征进行考勤管理的实现方法,但是其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限制了布设的灵活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生物特征与其他识别技术相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其有着低成本、高可靠、可无线连接、可在线配置等诸多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管理、考勤管理等大范围、大批量使用的场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在线配置的多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实现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在线配置的多种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实现方法,包括门禁模块、生物特征感知模块、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路由器和服务器,其中,所述生物特征感知模块连接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用于感知生物特征并转换成生物特征数据传输至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中,所述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通过路由器连接服务器,用于将生物特征数据传输至服务器中,所述服务器根据传输来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特征匹配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生成反馈数据信号返回至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中,所述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连接并驱动门禁模块,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转换生成电平信号控制门禁模块的启闭或生物特征感知模块的工作。
所述基于WiFi的微控制器和门禁模块组成下位机系统,该下位机系统用于数据的接收和传输以及智能控制,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转发以及接收返回结果对门禁模块进行控制,其定期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201)开始;
步骤202)自动进行初始化加载给定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自开合室内门
- 下一篇: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