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189.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符嫦娥;蒋澍;杨维本;向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86;B01D53/72;C09D167/06;C09D1/00;C09D7/65;C09D7/6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展性 流动性 甲醛 捕捉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甲醛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捕捉溶液和固化液,且制备工艺具体包括S1、原料制备;S2、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纤维;S3、混料;S4、研磨;S5、制备固化剂。本发明中,通过UV紫外线照射时,能够通过紫外线对固化液进行固化保存,同时底部的捕捉溶液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通过光媒介处理氧化与板材接触面溢出的甲醛,同时固化液能够隔绝外部水汽侵蚀的同时,保证外部光媒介照射的透光度,同时通过液态的捕捉溶液和固化液提高对板材的延展性和流通性涂覆的需要,并且在流通后能够快速固化封闭,进而能够通过捕捉溶液和固化液的配合提高对甲醛捕捉剂的涂覆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甲醛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装修板材和粘接胶胶体多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2O,分子量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的甲醛往往很难进行散发,容易导致幼儿和成人产生应激反应,人们一般多通过活性碳对甲醛进行吸附。
甲醛捕捉剂是一种能消除部分甲醛的试剂,中国专利文献CN105561767A公开了一种捕捉型甲醛清除剂,制备步骤如下:将含氨基官能团的羧基离子化合物、α氨基酸、偶联剂、渗透剂、保湿剂、氨水、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0.15~0.3):(0.01~0.05):(0.05~0.1):(0.05~0.12):(0.01~0.09):(1.5~3)配置成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溶液、氮气与二氧化碳重量比为1:(0.2~0.6):(0.2~0.6),混合反应后放入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压力10MPa~30MPa,温度100℃~250℃,反应1~2小时,即得所述甲醛捕捉剂,该发明甲醛清除剂具有醛基捕捉反应效果,可对醛类气体进行净化,但该捕捉型甲醛清除剂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1、不能很好的适配捕捉剂的所需要的延展性和耐用性,2、在涂抹喷洒后容易在去离子水蒸发时挥发,影响到对板材的持续性渗出甲醛的处理效果,不能很好的满足除甲醛使用需要,此外虽然其他现有的甲醛清除剂CN108130355A能够实现长期去除甲醛的效果,但是必须增加碱溶液浸泡出去杂蛋白,并且还具有离心和冷冻操作,CN106243894A中需要用到纳米银离子,因此在原材料的制备上比较难以获取,其他基于伯胺基团的化合物类的甲醛清除剂同样存在延展性和耐用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不能很好的适配捕捉剂的所需要的延展性和耐用性,2、在涂抹喷洒后容易在去离子水蒸发时挥发,影响到对板材的持续性渗出甲醛的处理效果,不能很好的满足除甲醛使用需要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方案:
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包括捕捉溶液和固化液,所述捕捉溶液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纳米二氧化硅40-65份、纳米碳纤维15-20份、去离子水80-120份、分散剂5-10份、渗透剂5-10份、茶叶提取物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10份和稀释剂5-10份,所述固化液由以下组分的原料以质量份数配比计组成:低聚物50-100份、活性稀释剂10-20份、光引发剂10-20份和添加剂1-5份。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所述渗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所述低聚物为甲基聚酯丙烯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或苯偶酰类。
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为增塑剂、偶联剂、阻聚剂和填料。
一种高延展性可流动性的甲醛捕捉剂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提供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锁脉冲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