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106.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成;斯阳波;王跃跃;吴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16 | 分类号: | F16K17/16;F16J12/00;F25B4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瓶 胀窝处防 积水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一种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钢瓶上的胀窝结构,所述钢瓶内凹以构成所述胀窝结构,所述胀窝结构包括口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导流段,所述导流段具有呈斜面状结构的导流面,所述导流段下端构成贯穿钢瓶内外的安全泄放孔。本发明具有能避免钢瓶半瓶体清洗后胀窝结构处积水,以确保制冷剂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焊接钢瓶制造行业中,特别是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的制造中,通常采用爆破片作为安全泄放装置,往往在钢瓶的上瓶体上采用平面胀窝的结构,并在胀窝处钻出一个平面圆孔以作为安全泄放通孔,再把爆破片焊在胀窝处瓶体的外表面上,以起安全泄放的作用。
爆破片和瓶体胀窝处构成一个相对半封闭的腔体,完成上瓶体这半个瓶体的焊接组装后还需要对上瓶体进行内表面的清洗,容易在这个半封闭内腔中形成一定的积水。
由于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大部分用于充装制冷剂介质,而制冷剂介质对水份及油污含量的控制要求特别高,一般均要求控制在5PPM以内,由于以往在上瓶体平面胀窝处开出平面圆孔,胀窝处的清洗结水(含有水份及油污)不易排出,残余的清洗结水致使充装的制冷剂介质水份及油污含量严重超标,品质下降,而使用这种制冷剂的空调或制冷系统极易造成蒸发毛细管的冰堵或系统的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尽可能避免胀窝处积水,以保证钢瓶内所充装制冷剂质量的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瓶胀窝处防积水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瓶上的胀窝结构,所述钢瓶内凹以构成所述胀窝结构,所述胀窝结构包括口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导流段,所述导流段具有呈斜面状结构的导流面,所述导流段下端构成贯穿钢瓶内外的安全泄放孔。
完成对具有本发明结构的钢瓶半瓶体的清洗后,静置具有本发明结构的钢瓶半瓶体,位于胀窝结构处的水珠会顺着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向下滑动,并最终移动至胀窝结构与爆破片所构成的半封闭结构外,以避免胀窝结构处积水,以减少胀窝结构处的水和油污对后续充装入整个钢瓶的制冷剂造成不好影响,以确保制冷剂质量。其中,由于导流段具有呈斜面状结构的导流面,水珠不会聚集在胀窝结构内,以避免形成积水,以使胀窝结构处的清洁水能尽可能流干净。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段由第一导流段及位于第一导流段下端的第二导流段构成,所述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的口径均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导流面包括设置在第一导流段上的第一导流面和设置在第二导流段上的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均呈斜面状结构,所述第一导流面下端与第二导流面上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段由若干第二导流段单体构成,若干第二导流段单体呈环形间隔设置于第一导流段下侧,所述第二导流段单体均具有所述第二导流面,且相邻两第二导流段单体间构成有朝向胀窝结构轴线的破裂槽,所述破裂槽沿上下方向延伸。
当位于第一导流面的水珠移动至第二导流面时,水珠会经过破裂槽,空气能从破裂槽进入半封闭腔内,并能有效防止水珠结泡而影响水珠的下滑排出,以避免水珠与导流面间形成真空,以避免水珠吸附在导流面上,以避免胀窝结构处积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流段单体的数量为三至六个,第二导流段单体呈以胀窝结构的轴线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以在保证第二导流段强度的情况下增加破裂槽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流段单体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使所述第二导流段纵截面单体下端呈尖状结构。当有水珠沿第二导流段单体侧面移动时,由于第二导流段单体厚度越向下越减薄,水珠将与第二导流段单体的边缘接触,第二导流段单体的边缘可以切开水珠,空气能进入水珠与第二导流段单体间,能有效防止水珠结泡而影响水珠的下滑排出,以避免水珠与导流面间形成真空,以避免水珠吸附在导流面上,以避免胀窝结构处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