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始免疫细胞活化扩增体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7793.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敏;高志买;李丛;王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鲁超 |
主分类号: | C12N5/078 | 分类号: | C12N5/078;A01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揭冲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始 免疫 细胞 活化 扩增 体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始免疫细胞活化扩增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始免疫细胞活化扩增体系,活化培养基中加入TGF‑β拮抗剂,竞争性结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表面的TGF‑βR,阻断TGF‑β与TGF‑βR的结合,抑制TGF‑β介导的信号通路,下调异常升高的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上调T效应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活性和扩增能力,避免因TGF‑β上调Treg细胞等负向免疫调控机制导致的“起始免疫细胞”数量不足和功能下降,为后期成功制备靶向免疫细胞提供高质高量的优良种子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活化扩增起始免疫细胞的方法和一种制备靶向免疫细胞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始免疫细胞活化扩增体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的过继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依赖于产生具有识别肿瘤活性的抗肿瘤免疫细胞,该疗法的优势在于经体外如抗原负载、基因修饰等操作,赋予免疫细胞特定的抗肿瘤功能,并在体外进一步激活和扩大培养,获得足够量的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且输注的免疫效应细胞在体内尽可能可以长期存活,发挥持续的抗肿瘤效应。对临床有意愿接受过继性细胞治疗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常规治疗前的指标筛选和免疫状态评估,根据每位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计数,静脉采集外周血50~100mL(含8×107个T细胞),经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作为起始种子细胞。简而言之,过继性细胞治疗就是指从病人或健康志愿者体内分离出天然的“起始免疫细胞”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短时间活化扩增后再进行特殊的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或不改造),然后继续扩增到治疗需要量后回输到病人体内,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根据过继性细胞治疗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产品主要包括早期的广谱非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如LAK、CIK、DC、NK等细胞,以及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如CAR-T、TCR-T、TIL等新产品。目前以CAR-T和TCR-T为代表的靶向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在临床抗肿瘤应用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疗效。欧美国家已有四款CAR-T细胞产品获得批准在临床正式上市使用,中国也有多个产品正在临床试验性治疗和研究中,结果显示疗效和安全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似,也即将正式进入临床。
过继性细胞治疗是在传统抗癌治疗方法上开创的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活药治疗技术”,为攻克癌症开创了新起点,虽然临床数据显示目前已上市或正在临床试验的CAR-T产品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应用前景良好,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部分患者无法在体外制备获得治疗最低需求量的CAR-T细胞,或者有少数患者即使获得足够数量CAR-T细胞、回输后显示免疫耐药,治疗无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备“CAR-T细胞”之前必须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种子细胞——即“起始免疫细胞”进行活化扩增,这些活化扩增的“起始免疫细胞”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能否成功制备CAR-T等靶向免疫细胞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质量和数量的活化扩增体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起始免疫细胞活化扩增体系,活化培养基中加入TGF-β拮抗剂,竞争性结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表面的TGF-βR,阻断TGF-β与TGF-βR的结合,抑制TGF-β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下调患者“起始免疫细胞”中异常升高的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同时上调T效应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活性和扩增能力,能够避免因TGF-β上调Treg细胞等负向免疫调控机制导致的“起始免疫细胞”数量不足和功能下降,为后期成功制备CAR-T等靶向免疫细胞提供高质高量的优良种子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鲁超,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鲁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运输系统可自动调节刮泥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果削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