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致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5663.0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F7/16 | 分类号: | H01F7/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致动器 | ||
在电磁致动器(11)中,当线圈(21)通电时,通过在定子(30)和可移动元件之间产生的磁力,可移动元件(40)在轴向(Ax)上以预定行程从行程开始位置吸引到行程结束位置。该定子包括设置为更靠近行程开始位置的第一定子(31)和设置为更靠近行程结束位置的第二定子(32)。可移动元件包括锥形部分(413),以便在可移动元件向行程结束位置移动时减小第一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g1)。第一定子包括弯曲表面(311、313、314),该弯曲表面具有凸形,以便扩大第一定子面对第二定子的开口端(310)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g3)。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致动器,其中通过在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产生的磁力在轴向上吸引可移动元件。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电磁致动器包括两个定子,其在线圈和可移动元件之间沿轴向成行布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的电磁致动器中,第一定子设置为更靠近可移动元件的行程开始位置,而第二定子设置为更靠近可移动元件的行程结束位置。所述可移动元件包括锥形部分,其直径随着靠近第二定子变小。当可移动元件向行程结束位置移动时,可移动元件与第一定子之间的间隙区域由于锥形部分而发生变化,并且在行程过程中的吸引力相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5-060953 A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电磁致动器中,当可移动元件变得接近第二定子时,第一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由于锥形部分而变小。因此,曾经均衡的吸引力在行程结束位置附近增加,并且在整个行程长度上难以确保恒定的吸引力特性。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致动器,用于限制行程结束位置附近的吸引力的增加,并且在整个行程长度上确保恒定的吸引力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公开的电磁致动器中,当线圈通电时,通过在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产生的磁力,可移动元件在轴向上以预定的行程从行程开始位置被吸引到行程结束位置。所述定子包括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设置为更靠近所述可移动元件的行程开始位置,所述第二定子设置为更靠近所述可移动元件的行程结束位置。可移动元件包括锥形部分,以便在可移动元件向行程结束位置移动时减小第一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第一定子包括弯曲表面,以便扩大第一定子的面对第二定子的开口端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
在本公开的电磁致动器中,当可移动元件变得接近第二定子时,第一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由于锥形部分而变小。然而,在行程结束位置附近,第一定子和可移动元件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定子的弯曲表面而扩大。因此,可以限制行程结束位置附近的吸引力的增加,并且可以在整个行程长度上保证恒定的吸引力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将可移动元件移动到行程结束位置后的电磁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区域III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的区域IV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电磁致动器的吸引力特性的图。
图6是比较例中的电磁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定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定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磁致动器11用作用于车辆内燃机气门正时调节机构的线性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