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付验证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4006.4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艾猛;白杰;辛丽娟;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20/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付 验证 方法 系统 设备 计算机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支付验证方法,应用于支付系统,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支付操作,从支付设备获取由专用私钥加密的用户身份信息;利用预存于支付系统的专用公钥解密用户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向支付设备发送第一验证码,获取用户通过支付设备返回的第一验证码,验证第一验证码是否正确;当第一验证码的验证通过时,根据支付操作完成转账。本公开提供的支付验证方法可靠性高,实施便捷。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于支付设备支付验证方法、支付系统、支付设备、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付验证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在涉及大额交易时往往会采用短信验证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但是,如果支付方案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短信验证码,其安全可靠性较低,一旦验证码被他方获取,就可能造成用户资金损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确认用户身份再进行转账操作的技术方法,使得当他人获取用户验证码时,银行系统能够采取措施,识破诈骗手段,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支付验证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验证方法,应用于支付系统,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支付操作,从支付设备获取由专用私钥加密的用户身份信息;利用预存于所述支付系统的专用公钥解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验证所述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当身份验证通过后,向所述支付设备发送第一验证码,获取所述用户通过所述支付设备返回的第一验证码,验证所述第一验证码是否正确;当所述第一验证码的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支付操作完成转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为用户首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支付操作时生成,包括:利用预存的所述用户的亲属的号码,向所述亲属发送所述支付操作的确认信息;当所述亲属确认本次支付操作时,至少利用所述支付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亲属的号码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将所述专用公钥保存于所述支付系统中,以及,将所述专用私钥发送给所述支付设备保存。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之前,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首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的支付操作,向所述用户发送第二验证码,并接收所述用户返回的由通用私钥加密的第二验证码及操作数据;利用预存的通用公钥解密所述第二验证码及所述操作数据,并验证所述第二验证码是否正确,以及,验证所述操作数据是否为所述支付操作的数据;当所述第二验证码及操作数据均验证通过时,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验证码及操作数据均验证通过之后,根据所述支付操作完成转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当所述亲属否认本次支付操作时,不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并停止本次支付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当所述用户非首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支付操作,且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并未生成时,按照用户首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支付操作的方式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支付系统的更新,清除所述支付系统上预存的专用公钥;当所述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支付操作时,按照用户首次使用所述支付设备执行支付操作重新生成所述专用公钥和所述专用私钥。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验证方法,应用于支付设备,包括:根据用户的支付操作,使用预设的专用私钥将用户身份信息加密;将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支付系统,使所述支付系统利用预设的专用公钥解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所述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当身份验证通过后,接收所述支付系统发送第一验证码,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将所述第一验证码返回给所述支付系统,验证所述第一验证码是否正确;当所述第一验证码的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支付操作完成转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缆处理设备
-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件要素抽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