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2766.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康;张惠;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燃(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8 | 分类号: | E03F5/08;B01D5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内置 除臭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包括外壳、顶盖、型材框架、干式化学过滤单元和水封,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型材框架上,所述型材框架安装于材料浇筑成型的地面孔井内,所述型材框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孔井内,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内平台,所述内平台上设置有插槽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内平台与插槽结构之间设置有自动泄压结构,其余所述内平台与所述插槽结构之间设置有干式化学过滤单元,所述型材框架中间部位为透气结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水封,所述自动泄压结构包括泄压板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泄压板上,所述泄压板与铰链固定连接,所述铰链与插槽上部挡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泄压板一侧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吸附包和收推板,所述吸附包安装于所述插槽结构上,所述吸附包一侧设置有收推板;
所述收推板一侧设置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固定连接于弹簧一侧,所述弹簧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插槽结构一侧的左挡板上,所述左挡板滑动连接于外壳底部,透气井中液位正常时,泄压板受自重影响保持垂直状态,与插槽下部挡板贴合,插槽下部挡板上设置有卸气孔,所述卸气孔上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插槽下部挡板上端;
所述干式化学过滤单元包括内网板、外网板、干式化学过滤材料、底板、顶板和把手,所述干式化学过滤材料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内网板和所述外网板,所述干式化学过滤材料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内网板、外网板、底板、顶板和把手分别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所述干式化学过滤材料以多孔氧化铝、活性炭或分子筛作为多孔介质,通过浸渍工艺,将化学药剂负载到多孔介质表面,并进一步烘干煅烧制备而成;所述化学药剂包括酸、碱、强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内网板和所述外网板均为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孔径为1.0-5mm,所述内网板与所述外网板之间间距在50-150mm;
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位于透气井内的恶臭气体,通过所述透气结构进入内网板上孔径为2mm的孔内,之后进入高度为300mm的所述干式化学过滤单元,在过滤过程中,恶臭气体被分散在所述干式化学过滤材料的多孔介质内,并与所述化学药剂充分接触、反应;
S2:在化学药剂与气体中的有害组分反应时,同时将携带的病菌进行杀灭,保证恶臭气体的彻底净化,之后反应完成彻底净化的气体通过外网板排出,在内网板到外网板的间距为100mm,最后通过顶盖上设置的透气孔排入大气中;
S3:当透气井中液位急剧变化时,激增的气压使得泄压板绕铰链向透气孔侧转动,实现自动泄压功能,同时在泄压过程中通过缓冲装置内的吸附包,完成对突然释放的气体进行收集,防止因液位急剧上升而产生的气体压力释放到大气中, 在透气井内的压力回复正常后泄压板关闭,同时通过弹簧将吸附包内的气体通过卸气孔再 返回到液位正常的透气井中,达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能够防止大气污染,直至透气井内液位恢复正常,泄压板回到初始位置,后期继续通过干式化学过滤单元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采用多孔板或金属丝网中的一种结构,所述透气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开孔,所述透气结构上设置开孔目数在1-20目。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开孔靠近所述外壳边缘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设置有人孔盖板,所述人孔盖板与所述人孔通过螺栓连接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透气井内置式除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为球形或者圆柱型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燃(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瑞燃(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7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