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2734.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华;王静;皇甫志坤;韩二莎;祖海川;覃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H01M4/21;H01M4/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极板 方法 | ||
一种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在涂板、固化干燥工序之间设置如下步骤:a、涂板后的正生极板放置到极板输送辊上,极板输送辊上方依次设置刺辊、喷淋机构和压平辊,刺辊上分布扎孔针;b、正生极板经过刺辊碾压,在正生极板上压出微孔;c、压孔后的正生极板经过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将浓度为3%~10%的碳酸氢钠溶液均匀的淋到正生极板上;d、喷淋后的正生极板再经过压平辊压平。本发明可保证碳酸氢钠进入到生极板内部,使生极板在之后的固化干燥和化成阶段时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生板表面形成大量气孔,进而有效增加正极板孔率。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正极板孔率相比常规方法可明显提高,且易于实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并且放电后能经充电复原并重复使用的装置,铅酸蓄电池发展至今,其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但活性物质利用率较低,其中正极板尤为突出,正极板的活性物质利用率通常仅在55%左右,这个问题在蓄电池制造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金属铅(Pb),电解液为稀硫酸,反应如下: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正极放电产物是PbSO4,因为电极反应优先在电极表面进行,生成的PbSO4摩尔体积较大,堵塞了多孔电极的孔口,使反应物H2SO4不能顺利扩散到多孔电极的深处,导致电极内部残留较多的未反应物质,造成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偏低。因此,提高正极板孔率可以提高正极板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实施、效果明显的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包括涂板、固化干燥工序,在涂板、固化干燥工序之间设置如下步骤:
a、涂板后的正生极板放置到极板输送辊上,极板输送辊上方依次设置刺辊、喷淋机构和压平辊,刺辊上分布扎孔针;
b、正生极板经过刺辊碾压,在正生极板上压出微孔;
c、压孔后的正生极板经过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将浓度为3%~10%的碳酸氢钠溶液均匀的淋到正生极板上;
d、喷淋后的正生极板再经过压平辊压平。
上述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正生极板在极板输送辊上的摆放方向为板耳的延伸方向与刺辊的轴向一致。
上述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正生极板的高度方向上微孔分布高度为至上边框的距离为h1、至下边框的距离为h2,其中,h1≥3H1,h2≥3H2,H1为上边框高度,H2为下边框高度。
上述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所述微孔深度0.5-1毫米。
上述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正生极板的高度为H3、宽带为H,则扎孔针半径R的尺寸为H3/100≤R≤H/100,或H/100≤R≤H3/100。
上述提高正极板孔率的方法,刺辊上相邻排扎孔针的间距L≥H/8,相邻排的扎孔针位置交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