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合成液体燃料的调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2570.2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永;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鑫强环保燃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0;C10L10/00;C10L10/04;C10L1/12;C10L1/185;C10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液体燃料 合成 调配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合成液体燃料的调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主燃料装入塑料桶或不锈钢罐内,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3~8分钟;步骤(2).按重量份称取助燃剂加入混合后的主燃料,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10‑20分钟;步骤(3).按重量份称取除味剂加入混合后的主燃料、助燃剂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5‑8分钟;步骤(4).盖上桶盖或罐盖,静置24小时以上。本发明的燃料其成本低,无需专业设备,使用安全方便,燃料消耗低,燃烧值高,热量高,燃烧充分不积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合成液体燃料的调配工艺。
背景技术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无污染燃料又称清洁燃料。燃烧时能产生高热值而不污染环境的燃料。天然燃料中只有少数地区的天然气属于这种燃料。获得大量的无污染燃料的方法是对现有天然燃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研制新型的无污染燃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液化石油气、脱硫重油等,都是少灰、低硫的实用燃料。我国的国情是贫油、富煤、少气、能源消耗大,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合成液体燃料的调配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合成液体燃料的调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主燃料装入塑料桶或不锈钢罐内,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3~8分钟;
步骤(2).按重量份称取助燃剂加入混合后的主燃料,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10-20分钟;
步骤(3).按重量份称取除味剂加入混合后的主燃料、助燃剂以160~5000赫兹的频率进行振荡混合5-8分钟;
步骤(4).盖上桶盖或罐盖,静置24小时以上。
所述主燃料包括甲醇、乙醇、水,其质量配比为:甲醇70-80份、乙醇50-70份、水5-10份。
所述助燃剂包括丙酮、双氧水、二茂铁,其质量配比为:丙酮5-10份、双氧水3-8份、二茂铁1-5份。
所述除味剂包括高锰酸钾、硫酸铜、香精其质量配比为:高锰酸钾0.01-0.5份、硫酸铜0.1-0.5份、香精0.1-1份。
所述合成液体燃料的质量配比为甲醇70份、乙醇50份、水5份、丙酮5份、双氧水3份、二茂铁1份、高锰酸钾0.01份、硫酸铜0.1份、香精0.1份。
所述合成液体燃料的质量配比为甲醇80份、乙醇70份、水10份、丙酮10份、双氧水8份、二茂铁5份、高锰酸钾0.5份、硫酸铜0.5份、香精1份。
所述合成液体燃料的质量配比为甲醇75份、乙醇50-70份、水8份、丙酮8份、双氧水7份、二茂铁3份、高锰酸钾0.05份、硫酸铜0.3份、香精0.5份。
所述的丙酮为工业丙酮,双氧水为含30%重量百分比的双氧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燃料其成本低,无需专业设备,使用安全方便,燃料消耗低,燃烧值高,热量高,燃烧充分不积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鑫强环保燃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鑫强环保燃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