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1428.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安;万晶晶;李文彦;朱睿;李莎;张瑜;董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1/00;A61K47/56;A61P35/00;C08G12/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修饰 纳米 共价 有机 框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PDA@COF以共价有机框架为核,以其表面修饰的聚多巴胺为壳;所述共价有机框架为1,3,5‑三(4‑氨基苯基)苯与2,5‑二烯丙氧基对苯二甲醛以碳氮双键连接的席夫碱型的共价有机框架,PDA@COF的粒径小于200nm,COF和PDA的质量比为0.5~1.5:1。本发明中COF材料表面成功修饰聚多巴胺后,PDA@COF具有很好的光热能力,因此在肿瘤的热疗中具有很大的潜能;本发明中制备的COF和聚多巴胺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易于修饰的特性,为PDA@COF材料进一步的修饰和在生物医学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共价有机框架(COF)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近期在多个领域被广泛报道。COF显示出许多显著的优势,如刺激响应性,生物降解性,高表面积,大孔体积,可调孔结构,优异的光电性能,独特的定制属性和突出的可修饰性,特别是将COF的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度以内,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近年来,基于COF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包括药物递送,光疗等。
聚多巴胺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现有技术中将聚多巴胺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应用时需要将其与其纳米材料进行结合,聚多巴胺与纳米材料结合存在着结合后粒径往往偏大,在生物体内不适用以及光热效果较差等问题,限制了聚多巴胺在肿瘤治疗中的潜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聚多巴胺与纳米材料结合存在着结合后粒径大,在生物体内不适用以及光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PDA@COF以纳米共价有机框架COF为核,以聚多巴胺PDA为壳,本发明中的COF和聚多巴胺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易于修饰的特性,且PDA@COF具有很好的光热能力,在肿瘤的热疗中具有很大的潜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PDA@COF,以共价有机框架为核,以其表面修饰的聚多巴胺为壳;所述共价有机框架为1,3,5-三(4-氨基苯基)苯与2,5-二烯丙氧基对苯二甲醛以碳氮双键连接的席夫碱型的共价有机框架。
发明人发现有些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上包覆聚多巴胺后材料尺寸较大,在生物体内不适用,或者聚多巴胺与有些纳米材料结合后光热效果差;本发明中的1,3,5-三(4-氨基苯基)苯与2,5-二烯丙氧基对苯二甲醛以碳氮双键连接的席夫碱型的共价有机框架包覆聚多巴胺后粒径均在200nm以内,可通过EPR效应蓄积于肿瘤部位;本发明中通过氨基与醛基缩合生成碳氮双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可以与多巴胺中的氨基发生反应,而不是单纯的通过表面作用与多巴胺吸附,因此与多巴胺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并且本发明中的共价有机框架和聚多巴胺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修饰功能化分子的特性,有进一步修饰提高PDA@COF的功能化的潜力。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PDA@COF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为:1,3,5-三(4-氨基苯基)苯与2,5-二烯丙氧基-1,4-对苯二甲醛进行席夫碱反应得到以碳氮双键连接的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COF;
在COF中加入盐酸多巴胺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共价有机框架PDA@CO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