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后接式充气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0906.1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善忠;董铁军;时悦;何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H02B13/025;H02B1/32;H02B1/56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后接式 充气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后接式充气柜,充气柜包括气箱室、操作机构室、仪表室、电缆室和压力释放室,操作机构室和仪表室组成充气柜的前柜,电缆室构成充气柜的后柜,气箱室和压力释放室位于充气柜的前柜和充气柜的后柜之间。将电缆室设置在充气柜的后部,避免了当电缆室内发生电弧故障时,将柜门冲开,进而对柜前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电缆室单独设置在柜体后部,可以加大电缆的安装操作空间,方便操作人员精准快速的安装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后接式充气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的不断快速发展,充气柜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充气柜的安全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充气柜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绝缘老化和过电压等一些列设备故障,这些故障都有可能引起充气柜内部发生电弧故障。当出现这种故障时,设备内气体压力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甚至会引起柜体爆炸,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现有的充气柜的电缆室都设置在柜体的前部,虽然现在柜体都安装有压力释放室,但是当柜体内部出现电弧故障时,很有可能因为现场安装问题压力释放室无法泄压或泄压速度不够将电缆室的门板冲开,从而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柜体前部有较多的设备单元,留给电缆室的操作空间较小,在进行电缆接线时安装高度非常受限,影响电缆接线的安装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电缆接线操作空间大的电缆后接式充气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后接式充气柜,充气柜包括气箱室、操作机构室、仪表室、电缆室和压力释放室,所述操作机构室和仪表室组成充气柜的前柜,所述电缆室构成充气柜的后柜,所述气箱室和压力释放室位于所述充气柜的前柜和所述充气柜的后柜之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泄压板;所述仪表室位于所述操作机构室的下方,所述操作机构室的顶部与所述气箱室的顶部平齐;所述泄压板安装在所述电缆室的底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加强筋和防爆阀;所述压力释放室位于所述气箱室下方;所述压力释放室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压力释放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箱室靠近所述压力释放室的底面安装有所述防爆阀。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电缆母线夹和电缆接头,所述电缆母线夹包扩母线夹片、母线螺栓和橡胶绝缘软垫;所述电缆接头安装在所述电缆室靠近所述气箱室的侧壁上;所述电缆母线夹位于所述电缆接头下方,所述电缆母线夹固定安装在所述电缆室内;所述母线夹片中间有截面为半圆形的通槽,所述母线夹片通槽的背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电缆室内,母线夹片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母线夹片的一端铰接,两片所述母线夹片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用所述母线螺栓螺纹固定,两片母线夹片的通槽闭合成圆柱形通孔;所述橡胶绝缘软垫铺设在所述母线夹片靠近电缆的侧面。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电缆支路夹,所述电缆支路夹包扩支路夹片、支路螺栓和橡胶绝缘软垫;所述电缆支路夹位于所述电缆接头和所述电缆母线夹之间,所述电缆支路夹固定安装在所述电缆室内;所述支路夹片中间有截面为半圆形的通槽,所述支路夹片通槽的背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电缆室内,支路夹片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路夹片的一端铰接,两片所述支路夹片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用所述支路螺栓螺纹固定,两片支路夹片的通槽闭合成圆柱形通孔;所述橡胶绝缘软垫铺设在所述支路夹片靠近电缆的侧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泄压装置;所述电缆室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方安装有所述泄压装置。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泄压挡板;所述泄压挡板一端与所述电缆室顶部铰接,选择性盖合所述电缆室顶部开设的通孔。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为中空管状结构,两端有开口;所述泄压通道位于所述电缆室外侧,所述电缆室顶部通孔与所述泄压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泄压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泄压通道的侧壁铰接,泄压挡板选择性盖合所述泄压通道远离所述电缆室顶部的开口;所述泄压通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0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