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及包含其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9435.2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强;管维健;肖厚涛;王韩;刘华;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14;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可调 排气 结构 包含 压铸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及包含其的压铸模具,属于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其通过在其中第一排气块上开设容置槽和缺口,并在容置槽中对应设置活动排气块,以及对应该活动排气块设置预顶弹力件,利用各部件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排气块结构工作时其排气间隙的自动调节。本发明的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根据型腔内压力大小和排气间隙中不同位置的物料多少,对应调节排气间隙的大小,保证模具排料排气顺畅性的同时,有效避免压铸模具飞料情况的发生,提升压铸模具的兼容性和可靠性,提升压铸成型的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及包含其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压铸成型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成型技术。在压铸成型过程中,压铸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结构。通常情况下,压铸模具主要包括成型部分、模架、零件导向、推出机构、浇注系统、排异系统、抽芯机构、冷却系统等部件。
其中,排异系统作为精密铸造模具的一部分。当压铸模具合模准备下一次压射时,压室、浇注系统、型腔和排气系统中都充满了空气。当金属液在压力的作用下由浇注系统进入型腔后,金属液就取代了型腔中的空气,此时,尺寸和位置设置合理的排气系统便可以将型腔中的大部分空气排出,而排气块结构作为排气系统中最后的排气元件,其往往决定了型腔中的气体最终能否顺利排出模具外。
目前,压铸模具中常用的排气块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带阀门,一类不带阀门。其中,带阀门的排气块结构通常与横截面积较大的排气通道相连,当金属液到达阀门所在的位置时,阀门将会关闭从而切断与排气系统的连接。这种阀门的缺点是它是机械系统,会周期性的失效,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而且机械装置的可靠性也比较低,上述这些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带阀门排气块的使用。相应地,不带阀门的排气块结构大多是通过类似“搓衣板”形式的凹凸配合结构形成的排气槽来进行排气,这种结构虽然设置简便,可靠性较高;但是,上述形式不仅配合精度低,而且不同的模具配合间隙也要求不同,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所带来的排气结果也不同。因此,不带阀门的排气块组件也往往存在排气效果不理想(间隙过小)或者飞料(排气间隙过大)的风险,导致压铸件的成型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制约了压铸成型工艺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及包含其的压铸模具,能实现排气块间隙的自动变化,使得排气块结构能够可靠适用于不同的压射填充条件,保证排气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飞料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间隙可调的排气块结构,包括分别设置有齿槽部的第一排气块和第二排气块,两排气块可通过齿槽部啮合匹配,并在两者之前形成排气间隙;
所述第一排气块中开设有容置槽,并在所述第一排气块正对第二排气块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容置槽的缺口;
所述容置槽中嵌设有活动排气块;该活动排气块的一侧嵌入所述缺口,并在活动排气块的该侧端面上设置有所述齿槽部,使得所述活动排气块可与所述第二排气块以齿槽部啮合匹配;且所述活动排气块可在容置槽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排气块的方向往复运动,以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二排气块,进而改变所述排气间隙的宽度;以及在所述活动排气块背离所述第二排气块的一侧设置有预顶弹力件;该预顶弹力件用于向所述活动排气块施加预顶力,以在两排气块未工作时将所述活动排气块预顶在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第二排气块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槽自所述第一排气块顶部向下开设,并在该第一排气块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利用所述盖板可将所述活动排气块封装于所述容置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顶弹力件为弹力垫;所述弹力垫嵌设在所述容置槽中,并以端面抵接所述活动排气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军民航机场全自动进近着陆监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入式稳定性高的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