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8932.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云;张宏亮;许航;仲怀玉;王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8/108 | 分类号: | F24F8/108;F24F8/133;F24F8/158;F24F8/22;F24F3/1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喷淋 生物 气溶胶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净化器壳体内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过滤段、喷淋段及除湿段,且净化器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孔,净化器壳体顶部安装有出风栅格;过滤芯,进风孔及过滤芯依次与过滤芯中过滤风道连通,过滤风道顶部安装有紫外线灯组;喷淋布风筒,喷淋布风筒周壁上开设有布风孔,喷淋布风筒上方安装有喷淋风帽,喷淋风帽上方安装有布液盘;除湿布风筒,除湿布风筒外罩设有除湿筒,除湿筒内埋设有TEC片,除湿布风筒位于除湿筒内的周壁上开设有除湿孔,且除湿布风筒上方安装有除湿风帽;以及第一轴流风扇。本发明中通过引入喷淋方式有效捕捉环境中的活性生物性气溶胶和非活性生物性气溶胶,以此净化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
背景技术
据研究人类有80%以上的活动时间均是在室内完成,因此,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建筑室内空气环境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生物气溶胶的传播和防控仍是目前传染病防控方面面临的难题,生物性颗粒进入空气后,会与空气形成二次分散的生物气溶胶。维护室内空气洁净健康、避免室内人员受生物气溶胶的侵害是当前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生物气溶胶净化器有以下3类:①紫外线杀菌,该方法常被用来对室内的空气及其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以消灭各类微生物使其失去活性,但在应用过程中为保证杀菌效果,紫外线灯在高功率的运行工况下会产生臭氧,进一步严重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其次,紫外线杀菌法只能灭活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气溶胶,针对无生物活性的气溶胶(如花粉、螨虫尸体等),该方法不能再起到净化效果;②常规化学消毒,该方法通常采用喷洒或熏蒸的方法对房间内空气进行杀菌,通常具有广谱、速效、高效杀菌作用,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常需定期喷洒或熏蒸,无法持续性运行,且喷洒或熏蒸所使用的化学药剂毒性较强,通常需在无人的环境下进行,而后再进行开窗通风处理,在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环境中尤为不便;③过滤清除,高效空气过滤器是空气净化技术的主要方法,一般的高效过滤器可有效消除空气中0.3μm以上的粒子,其过滤效率为99.9%以上,但是粒径较小的病毒、立克次体等生物性颗粒通过过滤的方式便不能有效的滤除。
综上所述,在场景上述三种方式均不能有效祛除生物气溶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旨在有效克服传统净化方式中不能有效消除室内生物性气溶胶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净化器壳体,净化器壳体内由下往上依次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过滤段、喷淋段及除湿段,且净化器壳体底部周壁上开设有进风孔,净化器壳体顶部安装有出风栅格;
过滤芯,过滤芯安装于过滤段内,过滤芯横截面呈环状,且进风孔及过滤芯依次与过滤芯中的过滤风道连通,过滤风道顶部安装有紫外线灯组;
顶部设有开口的圆台状喷淋布风筒,喷淋布风筒的底部延伸并密封连接于喷淋段的底板上,喷淋布风筒周壁上开设有布风孔,且喷淋布风筒上方安装有喷淋风帽,喷淋风帽上方安装有布液盘;
顶部设有开口的圆台状除湿布风筒,除湿布风筒安装于除湿段内,除湿布风筒外罩设有除湿筒,除湿筒内埋设有TEC片,除湿布风筒位于除湿筒内的周壁上开设有除湿孔,且除湿布风筒上方安装有除湿风帽;以及
第一轴流风扇,第一轴流风扇安装于除湿段内,且第一轴流风扇位于出风栅格下方。
上述的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净化器还包括喷淋液箱,喷淋液箱的横截面呈环状,喷淋液箱安装于喷淋段外围,且喷淋液箱内部通过进液管与喷淋段连通,喷淋液箱内部通过出液管与布液盘连通。
上述的循环喷淋式生物气溶胶净化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喷淋布风筒内还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