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8265.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顺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8 | 分类号: | B29C65/18;B29C65/78;H01B17/58;H01B19/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15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强度 cpvc 电力电缆 导管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为长条形管状结构,所述导管主体的一端为插口端且另一端为承口端,所述插口端为子弹头结构且端口外表面热熔焊接有倒角块,所述承口端的端口内表面热熔焊接有与倒角块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导管主体的中轴线上设有分隔轴,所述分隔轴和挡板将导管主体的内腔分隔成七个蜂窝通道,所述导管主体的一侧设有加强筋。该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在敷设过程中可大大防止电缆发生缠绕,降低对电缆的损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难度,提高了导管主体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性和不均匀沉降,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用导管又名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力电缆用导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氯化聚氯乙烯树脂(以下简称CPVC)于1958年由美国古立德公司(BFGoodrich)开发研制成功,它是聚氯乙烯树脂(PVC)的氯化产物,经过氯化处理的PVC氯含量可由57%提高到64%~75%,随着氯含量的增加,相应的耐温性、刚性、耐化学腐蚀性、阻燃性、消烟性等都得以增强,CPVC电力电缆用导管是采用耐热、绝缘性能优异的CPVC树脂为主要材料,为绿色环保产品,管材为硬直实壁管。现有技术中,CPVC电力电缆用导管一般是涉及为单管孔的管道结构,管孔中容置电力电缆,多根电力电缆在管孔中容易发生缠绕,容易损伤电力电缆且不利于维护,另外,当管孔中的电力电缆数量较多时,其本身的质量较大,会对导管施加较大的压力,而且导管也要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因此现有的CPVC电力电缆用导管的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现有的电力电缆导管强度不高且内部电缆易缠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高强度CPVC电力电缆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为长条形管状结构,所述导管主体的一端为插口端且另一端为承口端,所述插口端为子弹头结构且端口外表面热熔焊接有倒角块,所述承口端的端口内表面热熔焊接有与倒角块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导管主体的中轴线上设有分隔轴,所述分隔轴为空腔结构且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分隔轴的六条棱上均热熔焊接有垂直于导管主体内表面的挡板,所述分隔轴和挡板将导管主体的内腔分隔成七个蜂窝通道,所述导管主体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环形结构且垂直于导管主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加强筋的内表面等分热熔焊接有六根与挡板相匹配的定位槽条,六根所述定位槽条的长度均为两米且平行于导管主体的轴向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间距为两米,所述承口端的内侧面固定有橡皮环,所述橡皮环固定在限位块的一侧,所述插口端和承口端的端口外表面均嵌套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导管主体的长度为2米,管壁厚度为1~2毫米,所述导管主体、倒角块、限位块、分隔轴、定位槽条、加强筋以及挡板的材质均为氯化聚氯乙烯塑料。
优选的,所述插口端的端面向导管主体中轴线的倾斜角度为5~10°,所述承口端的端口内径与导管主体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倒角块与限位块均为环形板状结构,且尺寸和倾斜角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蜂窝通道与导管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每个所述蜂窝通道内均设有电力电缆。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20厘米,且两侧均开设有5~8厘米深的安装槽,两根所述导管主体分别嵌套在安装槽内并通过热熔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顺管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顺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