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462.4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赵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旭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G05B19/04;G16Y10/05;G16Y20/10;G16Y4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控制 水肥 一体化 联网 系统 | ||
1.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终端、节点模块和控制中心;所述灌溉终端用于将水肥滴灌到土壤中,灌溉终端还将检测到的土壤数据传输到节点模块中;所述节点模块用于中继灌溉终端与控制中心间的数据通讯;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对灌溉终端检测到的水肥滴灌状况进行分析,实时调整灌溉终端的运行状态;
所述灌溉终端包括行走单元、混肥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所述行走单元用于驱动灌溉终端在种植区域内进行移动;所述混肥单元用于配比不同浓度的水肥进行滴灌;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滴灌区域中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而在控制器的调节下改变混肥单元配比的水肥浓度,检测单元还对检测的土壤参数按其地理位置进行标记;
所述节点模块布设在种植土壤的区域内,节点模块中还布设有输水管,输水管用于补充混肥单元中的滴灌用水,增加灌溉终端在种植土壤区域内的滴灌面积;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终端执行器和云端处理器;所述终端执行器安装在灌溉终端中,终端执行器用于控制灌溉终端的运行,终端执行器还用于接收节点模块传输的云端处理器的控制信息,实时调整灌溉终端中控制器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车架(1)和液压轮(2);所述车架(1)中安装有液压动力源(11),车架(1)的底部设有液压轮(2),车架(1)中还内置有水平仪;所述液压动力源(11)用于驱动液压轮(2)的运行,液压动力源(11)上还设置有液压管路(12),液压管路(12)连通向车架(1)内的混肥单元;每个所述液压轮(2)和车架(1)间设有相连的液压柱(21),液压柱(21)用于调节液压轮(2)的离地间隙,液压柱(21)能够在其轴向半圆的角度内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肥单元包括灌溉架(3)和滴灌管(4),所述灌溉架(3)安装在车架(1)的顶部,灌溉架(3)中还设有滴灌管(4);所述灌溉架(3)中还设有水仓(5),水仓(5)用于存放灌溉水;所述水仓(5)的外侧还设有料仓(51),料仓(51)中装填有待灌溉的肥料;所述料仓(51)的下方设有水肥仓(52),水肥仓(52)的内部还安装有搅拌器(521);所述水肥仓(52)与水仓(5)和料仓(51)的间固连有三通管道(53),三通管道(53)上安装有液压阀(531);所述滴灌管(4)呈T形结构,滴灌管(4)的底端连通在水肥仓(52)上,滴灌管(4)的顶部分别延伸到灌溉架(3)的两端;所述滴灌管(4)在灌溉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独立的抽水泵(41);所述抽水泵(41)、搅拌器(521)和液压阀(531)分别与液压管路(1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4)上还设置有滴灌软管(42),滴灌软管(42)固定在滴灌管(4)上;所述滴灌软管(42)的底端还固连有配重筒(421),配重筒(421)使滴灌软管(42)的底部端口搭附在土壤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采样杆(6)和滑轨(7);所述滑轨(7)固定在灌溉架(3)的长度方向上,滑轨(7)上滑动安装有采样杆(6);所述采样杆(6)上设置有驱动的马达(61),采样杆(6)在马达(61)的牵引下改变在灌溉架(3)上的位置;所述采样杆(6)的顶部还设置有液压推杆(62),液压推杆(62)用于控制采样杆(6)在竖直方向上的伸缩状态;所述采样杆(6)的底部设置成扁状结构(63)并平行于灌溉架(3)的行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杆(6)的上部还设有土壤检测仪(64),采样杆(6)底部的扁状结构(63)在朝车架(1)的行进方向上开设有凹槽(65),凹槽(65)沿着采样杆(6)连通至土壤检测仪(64)中,凹槽(65)在土壤检测仪(64)的上方贯通采样杆(6)的径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旭,未经陆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4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