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231.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徐焕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5 | 分类号: | G02B1/115;G02B5/2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红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显示 渐变 透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透光膜包括透光底色层和光谱修饰层;透光底色层具有显色面和与显色面相对设置的配色面,光谱修饰层位于配色面;光谱修饰层包括光谱修饰层主体以及多个光谱吸收体,多个光谱吸收体分布于配色面,且光谱修饰层主体填充于相邻的光谱吸收体之间。当光依次通过光谱修饰层和透光底色层时,光谱吸收体能够将部分光谱进行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光谱与透光底色层显示的底色进行配色,使得透光底色层的显色面表现出与底色不同的颜色,实现显色面的渐变色效果。不需要对透光膜的表面进行颜色改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褪色、变色等问题,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渐变色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功能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的颜色越来越多样化。在多样化的颜色中,渐变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观颜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单一颜色相比,渐变色表现为具有多种颜色显示;与拼色相比,渐变色的色彩过渡更加柔和。在传统的实现渐变色的方法中,往往是基于表面的颜色改性,这样得到的渐变色效果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褪色、变色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渐变色效果稳定性的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包括透光底色层和光谱修饰层;所述透光底色层具有显色面以及与所述显色面相对设置的配色面,所述光谱修饰层位于所述配色面;所述光谱修饰层包括光谱修饰层主体以及多个光谱吸收体,多个所述光谱吸收体分布于所述配色面,且所述光谱修饰层主体填充于相邻的所述光谱吸收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谱修饰层主体的厚度不低于所述光谱吸收体的厚度;和/或,
所述光谱修饰层主体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底色层的折射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0.0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谱吸收体为圆柱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谱吸收体的直径为10μm~50μm;和/或,
所述光谱吸收体的厚度为10μm~15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谱吸收体的厚度与其消光系数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I=I0·e-2kηh,
其中,I为所述透光底色层的出射光的光强,I0为所述光谱修饰层的入射光的光强,k为所述光谱修饰层的入射光的波数,η为所述光谱吸收体的消光系数,h为光谱吸收体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膜还包括增透层,所述增透层设置于所述光谱修饰层的远离所述透光底色层的表面,所述增透层用于增强所述透光膜的透光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透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TiO2子层、第一SiO2子层、第二TiO2子层以及第二SiO2子层,所述第一TiO2子层设置于所述光谱修饰层的远离所述透光底色层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iO2子层的厚度为40nm~50nm,所述第一SiO2子层的厚度为40nm~50nm,所述第二TiO2子层的厚度为90nm~100nm,所述第二SiO2子层的厚度为160nm~180nm。
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透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