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607.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范红娜;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27;G01J3/50;G01J3/46;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综合 遥感技术 森林 环境遥感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属于森林环境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图像获取模块、路由模块、协调模块、光谱数据获取模块、定性分析模块、颜色传感器以及控制面板模块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制定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一种无损害监测技术,且该系统还具有准确的森林颜色识别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两种技术互相印证,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出森林的病虫害问题,该系统功耗低,实时性强、可自组网,借助这些优点,该系统可以准确实时地监控森林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森林环境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森林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法应用于大范围检测当中,现如今的森林虫害及黄叶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而且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先进的措施来关注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其监控措施以及防护手段都不停地改进,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森林虫害及黄叶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而且发展的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先进的措施来关注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其监控措施以及防护手段都不停地改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I-V转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I-V转换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颜色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控制面板模块双向电性;
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定量分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量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定性分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性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光谱数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光谱数据获取模块的输入端与协调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协调模块通过路由模块与图像获取模块无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颜色传感器选用TCS230颜色传感器,且所述TCS230颜色传感器是将硅光电二极管与电流频率转化器集成在一个单一的CMOS电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面板模块主要包括数码管和LED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主要包括颜色识别电路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码管通过微控制器的P0和P2接口分别控制显示的段选和位选,所述LED显示模块包括红、绿、蓝三盏LED灯,且所述红、绿、蓝三盏LED灯均与微控制器的I/O口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I-V转换放大电路是一个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所述I-V转换放大电路与微控制器的I/O口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协调模块包括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和天线模块,所述协调模块通过串口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时钟模块由两个不同频率部分组成,所述时钟模块的工作频率设定为33MHz,所述时钟模块的工作频率还设定为31kHz。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